探秘香港高校里的湖南学子:住豪宅边玩边学/图

2012-05-03 11:28:55 [来源:凤网/今日女报] [作者:刘洋 陈泱] [编辑:刘颖]
字体:【

我在香港读大学 怎么去香港读大学 香港读大学费用

冯宇哲(左二)与老师、同学在校园内的中山广场合影。摄影/刘洋

  前来开讲的有杨振宁、郎咸平,也有刘德华

  人物档案:

  冯宇哲,湖南长沙人,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在读硕士生

  与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会面前,冯宇哲刚刚结束一场电话面试。对于今年6月即将毕业的他而言,在香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现今的头等大事。

  从上海交通大学读完本科后,2011年,冯宇哲顺利入读香港大学,继续进修硕士课程。每次与人聊起这段经历,他总会说:“我在香港一年学到的,比过去4年学到的都多。”

  第一个学期瘦了10公斤

  与记者在港大校园内某餐厅碰面时,冯宇哲手里拿着个苹果——恰逢考试期间,苹果是餐厅发给每个学生的特殊“福利”,预祝他们顺利通过考试。

  如果不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冯宇哲看上去已与香港本地年轻人没任何分别。他曾在上海求学4年,按说离家早已成习惯,可初到香港时还是感觉不适应:“最不习惯的是这边的饮食,口味太清淡了。”第一个学期下来,冯宇哲瘦了近10公斤,放假回长沙后,他要求妈妈连做了3天的辣椒炒肉。

  “学校里面不是没有饭菜可口的餐厅,但随便吃一顿最少也得30多元。”第二个学期,冯宇哲索性与室友合伙在寝室里架起了锅灶。从此,只要当天课程不太紧张,他都情愿自己下厨,做几个家常小炒,或者只是炒个蛋炒饭、下碗面条什么的,竟于不知不觉间把自己“补”回到了原来的体重。

  再往后,控制体重反而成了新问题,“好在学校就有健身场所,而且超级优惠,10元就能办张学生卡,随你怎么玩”!

  课堂上“鸡同鸭讲”是常态

  据冯宇哲说,因同学分为本地生、内地生与国际生三类,以致语言得经常在三个“频道”间切换:和内地同学说普通话,和香港本地生说粤语,和国际生说英语。

  即便能勉强统一语言,也统一不了思维模式。冯宇哲印象最深的是英文讨论课,10人一组,课上不仅能听到各种口音的英语,还经常出现因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差异而导致的“鸡同鸭讲”,甚至一些小争执。“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很敢说,包括谈论各种敏感话题——光这点就与内地的课堂教学很不一样。”冯宇哲坦言,这一过程中他曾灰心过,为自己在沟通上的欠缺,但很快便又鼓起勇气投入其中,“因为这正是我最喜欢香港的一点:不同文化和思想自由汇集,必然能让人的眼界开阔起来。”

  “内地大学相比香港的高等学府,一个很重要的差异就是氛围过于严谨,这虽是做学术的重要条件,却在同时失去了自由度。”冯宇哲所在的香港大学,经常会有各领域的名人

  造访,“想接触杨振宁、郎咸平这样的业界权威,机会多多;而电影《桃姐》上映时,刘德华和叶德娴也能来做讲座——这就是香港高校的兼容性”!

  带香港同学零距离认识长沙

  因语言和文化差异,内地生想要融入到香港本地学生的圈子,很难。但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冯宇哲得到了这份接纳与认可。

  2011年6-8月,近50名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大学生分两批来到长沙,进入远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实习。这是香港大学生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地来长沙实习,负责组织、带队工作的正是当时入港不到一年的冯宇哲。

  冯宇哲告诉记者,到香港后,他深感香港大学生对祖国内地缺乏了解,于是主动与长沙市外事办港澳处、市对外友协联系,表示愿以“香港各区专科以上学生同盟”的名义组织香港大学生来长沙的公司实习。这一设想很快得到长沙方面的积极回应。

  消息一经发布后,香港大学生们的积极性多少有些出乎冯宇哲的预料,最后不得不设立“面试关”,才确定下50人的名单。“筹划一个活动很难,需要顾及方方面面的东西。”冯宇哲把这次经历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而一个额外收获是,他也因此结交到了许多香港本地生朋友。

  “扎根”香港越来越容易

  除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外,冯宇哲也没有放松专业课学习,目的是为将来的就业打造一份漂亮的简历。

  “来港读书的内地生都很有目标,不少人希望能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真正扎下根来。”冯宇哲详细了解过,近几年,留港就业的手续一直在简化,香港政府也允许内地学生在毕业后无条件留港一年找工作,“根据一些‘前辈’的经验来看,留港并不难,大多数人都能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但今后面临的工作压力却不容小觑”。

  冯宇哲至今认为,自己的人格培养是在上海交大完成的,但临到硕士毕业,他发现自己已难以离开香港这座城市——尽管被商业主导了城市价值,但扑面而来的自由气息始终让人难舍。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