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珍: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师 赤诚之心暖病患

2011-06-18 10:07: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刘乐] [编辑:张清]
字体:【

  华声在线6月18日讯 (记者 刘乐)在双峰县精神康复医院,黑黑瘦瘦的彭海珍像往常一样打开铁门走进男病区,和一群男病人交谈,给他们喂饭,一个人娴熟地应对20多个男病人。

  这家精神康复医院座落在双峰县梓门桥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医院内有70多位精神病人、18位医护人员、还有彭海珍视若珍宝的“事业”。

  从“门外汉”到专家

  双峰县精神康复医院是座建于1963年的两层高土砖房,破旧的外墙上写满了沧桑。铁门紧锁的病房里,散发出阵阵让人作呕的气味,彭海珍每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为病人看病、给他们喂药喂饭。

  她是这家医院的医生,也是院长。1988年,刚满18岁的彭海珍从卫校毕业分配到双峰县梓门桥镇中心医院工作。1997年初,双峰县决定创建精神病康复中心,彭海珍挑下了许多男医师都心存顾虑的精神科医师担子,一干便是14年。

  彭海珍接诊的第一位患者是孤寡老人宋大娘。60多岁的宋大娘双手和牙齿都黄黄的,浑身散发着阵阵刺鼻的臭味。由于严重精神失常,60多岁的老人意识不清,手上、牙齿上都沾满了粪便。看到与自己母亲年龄相仿的老人因患病而处境凄惨,彭海珍二话没说替老人脱衣服、洗澡、洗头发,换上干净的衣物。“老人和我母亲年纪相仿,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没觉得吓到,反而觉得一阵心酸。”从那时候开始,她心里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当好一名精神科医生。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精神病学对于彭海珍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她深知自己精神病临床应用知识匮乏,完全是个“门外汉”,因此艰苦钻研,虚心请教专家,四处拜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精神病防治路子。14年来她共收治患者3万多人,让两万多人重新回归社会。其中有因迷上还珠格格而疯疯癫癫的少女,有迷上传销而精神失常的犯人……

  病人家属眼中的“救命恩人”

  精神病人是个特殊的群体,往往与贫困相连,送到这里的患者缺乏亲人的关照。现在医院有病人70多位,其中15位病人被家人抛弃,最长的已居住了7、8年。对这样的病人,彭海珍不离不弃,每年为他们垫付医疗费,让他们继续接受治疗。

  在工作中,彭海珍不知道挨过多少病人的拳打脚踢和恶语辱骂,经常被污水泼脏衣服,或者被踢到在地,挨耳光更是家常便饭,她总以平常心接受这一切,家里人和同事们劝她换个工作,她总是说:“他们得这个病已经够可怜了。如果连我们医生都嫌弃,那还有谁来管他们?”

  双峰县烟湾村村民冯某,患精神病数年,随着病情恶化,不言不语,不吃不喝达一个月,身体瘦的皮包骨头,去长沙、邵阳等地辗转求医都没好转。后经人介绍转入双峰县精神康复医院,彭海珍亲自给他喂水喂药,接屎接尿,精心调治,让冯某奇迹般的康复了。已经准备后事的家人高兴的称赞彭海珍为“救命恩人”。

  拉着儿子回家“子承母业”

  彭海珍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但母子俩在一起的时间却是少之又少。“儿子考高中我没管过,读书从没接送过,甚至连家长会我都没去过。”彭海珍谈起儿子满脸愧疚。“儿子经常说‘为什么别人的妈妈节假日可以陪他们玩,而你总是那么忙?’”对母亲的工作,儿子曾经相当不理解。

  现在彭海珍回家,儿子会为劳累一天的彭海珍捶捶肩,问候一声:“妈妈辛苦了!”彭海珍觉得虽然儿子嘴上不说什么,但应该理解了她的工作。

  09年,儿子高考结束,彭海珍努力做儿子的工作,让他在高考志愿上报了临床医学精神科。“医院条件艰苦没人愿意来,这么多年就四个医生,我希望他回来‘子承母业’。”彭海珍的这一举动遭到了众人的非议。有人骂她自己瞎折腾不够,还要害了儿子。

  “等他毕业,他不回来我也要拉着他回来。”执拗的彭海珍还是坚持己见。她说:“精神病人只有在康复医院才能得到他们的自尊。”也许只有等到儿子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才能真正明白她的用心良苦。

  阳光照在彭海珍的脸上,照得她黝黑的皮肤发亮,在她身后旧病房的不远处,新病房正在修建。四层楼高的小洋房,能容纳一千多位病人。那是彭海珍跑省城、走市府,向中央求经费盖起来的。她笑着告诉记者:“希望今年底就能带病人搬进新病房,病人过得舒服我也就满足了!”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