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放映员马恭志 23年寂寞坚守"光影人生"/图

2011-05-30 08:26:1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沙兆华 通讯员 许威] [编辑:刘乐]
字体:【


 
马恭志挑着设备为乡亲们送电影。

  5月25日。夜幕降临,永兴县柏林镇圩场上一片昏暗的灯光照在马恭志身上,虽然行动不便,但他很熟练地拉起电线,挂上幕布,开始放电影,直至曲终人散回家已近午夜。

  在23年光与影的放映生涯中,这是柏林镇农村电影放映员、残疾人马恭志最平常的一个晚上。

  扁担上的“流动电影院 ”

  挑着放映机,走村串乡,马恭志的“流动电影院”,给乡亲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1973年,马恭志出生在永兴县柏林镇龙王市村,5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萎缩,无法行走。他以超乎寻常的毅力练习行走,终于抛开了拐杖。

  1988年,年仅15岁的马恭志开始学放电影,家里东拼西凑买下一台放映机,为他开启了农村电影的放映生涯。身体的残缺塑造了马恭志坚韧、不轻言放弃性格,而对放映事业的热爱,成为他一生的执着追求。

  在山区农村放电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部分农村还没有电,每放一场电影,发电机、放影机、幻灯机、留声机、影片、银幕一共三四百斤全要挑着去。当时,马恭志负责柏林镇片区,从家到最远的山崖村,需要走上一天,而最近的也需走2个多小时。

  那时,父亲挑一担,母亲挑一担,马恭志挑一担,俨然一个家庭放映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6年马恭志买了一套更为轻便的放映设备才得以改观。家庭放映队从此成了母子放映队,母亲郭戊菊挑着放映设备,马恭志提着影片,母子俩肩挑手提在山岭间跋涉。

  放电影如同赶圩场,错过了时间,就错过了最好的放映时段。为了信守承诺,不论刮风下雪,还是酷暑难当,马恭志都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

  马恭志至今还清晰记得,有一年农历正月初三,马恭志与母亲要赶往柏林镇金盆村岭上组放电影。那天大雪纷飞,为了在晚饭前到达,母子俩早早地吃过早饭,身披大衣、脚穿雨鞋、拄着木棍、肩挑手提放映设备匆匆上了路。突然,马恭志脚一滑,摔进了池塘里,但在落水前,他硬是把手中的影片扔在安全的地方。母亲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心疼地说:“崽啊,影片坏了是小事,冻坏了身体,那就不得了啊。”马恭志却说:“衣服湿了可以换,片子湿了,乡亲们的电影就看不成了。”浑身是水,冻得马恭志直打哆嗦,这10多公里路,马恭志和母亲整整走了一天。待母子俩赶到岭上组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了。

  长期忍饥挨饿使马恭志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去年9月,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为了准时在下午2点钟为洞口乡中学同学们放电影,马恭志挑着器材顶着炎炎烈日赶到学校,而胃痛的老毛病又犯了。校长雷华雄看到他痛得双手抱膝,苦劝他休息。但马恭志说:“不行,同学们都盼着哩。”就这样,忍着疼痛,马恭志一直坚持为同学们放完两场电影才回家。

  23载寒来暑往,马恭志拖着残疾的双腿跋山涉水,不知摔了多少跤,磨破多少鞋,走过了20万公里山路,他与家人用扁担挑起流动电影院,共为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

  一个人坚守在寂寞阵地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农村电影市场日见萎缩,县一级很多电影公司濒临倒闭,许多农村放映员纷纷跳槽。原来活跃在永兴县农村的86个放映员就只剩下马恭志1人了。

  一次,马恭志去柏林镇最偏远的山崖村草堂教学点放映,一看观众只有3人,心都凉了。

  “我当时真有点不想放了,但孩子们渴求的眼神打动了我。”马恭志说。

  这样的眼神一直留在马恭志脑海里,促使他思考:如果我都不放电影了,偏远山村的孩子们从哪获得看电影的快乐,从哪里学习到电影里的真、善、美呢?

  怀揣着一份责任,马恭志选择了坚守在农村寂寞的文化阵地。在长达5年时间里,永兴县只有他1人日夜奔波在乡间,为乡亲们放电影、送欢乐。

  为弥补下乡放电影的成本,聪明的马恭志利用农村办红白喜事的时机经营起了“市场电影”。同时,为尽可能减少成本,增加效益,他采用规模放映法,承包了除柏林镇之外的其他5个乡镇的电影放映,使受众面增至11万人。他采取“以影养影”的方式,将单一的下乡放映向开办影厅、出售出租影碟等多元化方向拓展,满足观众多层次的电影娱乐文化需求。

  创新放映模式,不仅使马恭志能够依靠电影放映维持自己的生活,甚至可以运用手中的“活钱”,为边远地区的农民免费放映影片!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07年,在国家“2131”工程的推动下(即在21世纪,实现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我省的农村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春天。马恭志欣喜地说:“县级电影院线工作正常化,农村电影放映员按场次给予放映补助,高清数字放映机的配备,使农村电影放映员又成了香饽饽。”

  打开马恭志2011年的电影放映计划表,记者看到柏林镇、洞口乡等20个行政村影片放映档期被排得满满的。马恭志说:“国家给了农村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一心一意送电影下乡。”

  为农民配送“文化大餐”

  马恭志平均每年为乡亲放500场电影,其中三分之二是免费电影,没有任何酬劳。只要乡亲们需要,走再远的路,哪怕只有几个人看,马恭志都会欣然前往。

  洞口乡大洞村地处永兴县偏远的东部山区,有留守老人和孩子200余人。为了丰富这里的文化生活,马恭志每两个月都要走7个多小时的山路,为这里的老人和孩子放上一场电影。洞口乡公平村铁坑组,虽然组里只有8户人家,但马恭志一来,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聚在银幕前,享受着电影带来的乐趣。

  电影丰富了乡亲们的农闲生活,但乡亲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并不多,在跟村民们闲聊时,马恭志获悉了他们想开阔视野、发家致富的愿望。于是,每到一处,马恭志不仅放电影,而且和当地群众谈心聊天,注意了解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知道他们的所需后,回去查找资料,把自己寻找的答案制成幻灯片,在每场电影前,播放自己的“加影片”。

  翻开马恭志制作的5000多张幻灯片,有的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有的是破除封建迷信,有的是调解邻里家庭纠纷。其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农业生产的。 为农民配送文化、科学、精神三结合的"文化大餐",丰富了乡村农民的文化科技生活。 群众亲切称他“马科技员”。

  2008年,柏林镇杜泥村由于栽培技术不过关,烤烟面临大面积枯死的危险。马恭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火速联系了洞口乡东坪村烤烟大户曹贤林,请他协助刻制《优质考烟的栽培方法》幻灯片,将烤烟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环节详细记录下来。该幻灯片在杜泥村播放时,得到了烤烟户的普遍欢迎。种烟大户彭建新当年就挽回了经济损失10万多元。

  草堂村村民马光荣,以前每年都会因鱼“发瘟”而造成亏损。自从看到马恭志送“科技电影”中所提出的“水质养分”概念后,马光荣才知道:要在水面上养鸭,这样在把水“搅活”的同时还可增加养分;要给鱼打预防针,一尾鱼一尾鱼地打。这些养鱼方法村民们以前闻所未闻,但照做之后,马光荣家鱼“发瘟”的现象再没有出现过。马光荣说,学到马恭志送来的养鱼技术后,鱼的产量由先前的25公斤/亩提高到了现在的150公斤/亩。如今,马光荣成了全村最大的养鱼专业户。

  乡村电影放映生涯,成就了马恭志不平凡人生。马恭志2004年、2005年连续2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和“全国影视教育先进个人”, 2010年被评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首届湖南十大文化人物”以及“湖南省劳动模范”。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