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追寻:文家市打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2011-05-20 11:55:5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 张权 易博文 孙振华] [编辑:刘艺]
字体:【

  【红色档案】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

秋收起义部队曾用过的武器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决定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4省举行秋收起义,并派毛泽东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9月初,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进行起义部署,将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 卢德铭任总指挥。会议还确定,起义部队分3路从修水、安源、铜鼓出发,向湘东进击,准备配合各地工农武装会攻长沙。

  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3路部队虽曾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一些重要集镇,因遭到强敌抵抗,损失重大。

  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暂时放弃攻打长沙计划,命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集中。

  9月19日,前委会会议决定,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9月20日,工农革命军1500余人踏上了沿湘赣边界山区、农村向湘南进发的新征途。

  秋收起义是以革命的武装斗争推动农民土地革命的壮举,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特别是文家市会师,确定了起义队伍上井冈山的战略部署,为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实现革命力量的战略转变明确了方向。

  (史料支持: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撰:夏远生)

  【红色寻访】

  文家市:革命星火自此燎原

  湖南日报记者 熊远帆 张权 易博文 孙振华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陈列展厅。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赵持 摄

  文家市会师期间毛泽东曾住过的房间。

  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前雕塑。

  文家市,浏阳市南部地处湘赣边界的一个小镇,距省城长沙100多公里。喜爱自驾游的人们,从长沙开车至此仅需2个多小时。“走进党史事件纪念地”记者5月9日来到文家市,翻阅这幅血与火的历史画卷,触摸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在这里,亮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红旗

  这个叫做“市”的小镇,相传明代开始文姓聚居于此,逐步形成墟场集市,文家市由此得名。曾3次来过文家市的青年毛泽东,因母亲家也姓文,把这个亲切而温暖的地方,称为自己的“外婆”家。

  与一些知名的红色景点比,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少了几分人头攒动的热闹,多了一份略显冷清的宁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每年来的参观者并不是太多,跟其在外面响亮的名头比,显得有些不符。

  但看现在的情形,你无法想象时间回溯到84年前,这里曾经声震全国!

  1927年9月9日,34岁的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枪炮震天,旌旗猎猎。起义部队一鼓作气向西挺进,目标直取省城长沙。

  部队途中受挫,前委会只得临时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9月19日,3路起义部队集结文家市。在这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鲜艳的镰刀铁锤红旗!

  当晚,前敌委员会在里仁学校召开会议,作出了一个事关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决定: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势,改变攻打长沙计划,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

  自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明大道。这里,也成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点。文家市点燃的“星星之火”,最终在全国形成了“燎原之势”。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走进纪念馆的大厅右侧,毛泽东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顿时跃入眼帘。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在革命浪漫主义诗人笔下,演绎得那样气势磅礡与荡气回肠。

  文家市会师旧址就在纪念馆边的里仁学校。

  学校建于1841年。初名为文华书院,1912年更名为里仁学校。尽管经历了100多年风雨剥蚀,但在我们眼中仍然气势不改。

  据里仁学校校志记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张国焘、罗章龙等曾在这里执教。1926年,校长陈世乔在这里建立了文家市第一个共产党支部,领导当地的革命斗争……

  现在的里仁学校经过了翻修,外观整洁气派。校门口还可见到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一些标语,大多写于1927年到1930年间。“建立工农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万岁”……今天,仍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此地的风云际会。

  那一晚,红色火焰避免了被扑灭命运

  大成殿,是里仁学校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单元。

  殿内孔子牌位居于其中,让人嗅到一缕来自历史深处的书香。

  但是,里仁学校令人瞩目,并非仅仅缘于此。

  记者随着讲解员穿过几道门,进入一个有些隐蔽的小院里。4间房子一线排开,从外到里,依次住过杨立三、毛泽东、卢德铭、余洒度等秋收起义的指挥员和参与者。

  小院天井里有一棵石榴树。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这棵石榴树100多年来只开花,不结果;唯独毛泽东辞世的1976年,结了一个拳头大果子。

  传说听起来总给人以神秘之感,不过却远远抵不过历史岁月的动人传奇。

  1927年,9月19日晚,在里仁学校一间教室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决定秋收起义部队命运的前敌委员会会议。

  会议一开始,大家就围绕起义10天来的战斗情况,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在讨论下一步“全军进军的方向”这一中心议题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师长余洒度与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意见完全不一致。余洒度认为应继续攻打长沙。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革命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势后认为,再攻打反动力量强大的省城长沙,无疑是“鸡蛋碰石头”。他力主实施战略退却,退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退到湘粤赣3省边境去,坚持农村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经过耐心说服,毛泽东主张得到了总指挥卢德铭等大多数前委委员的支持。

  对于当晚争论的结果,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中国革命由此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发展道路。

  弱小的红色火焰,在那一晚避免了被扑灭的命运!

  海伦·斯诺是首位访问文家市会师旧址的外国记者。她写道: “在文家市这所学校里,人们能感觉到深邃的毛泽东神话。正是在湖南浏阳这所古老的宗祠里,毛泽东于1927年召集了一千名英勇青少年,把他们武装起来,他们的武器主要是红缨枪和红色思想。这个会议投票通过继续蔑视一切上帝、所有的地主、所有的反革命势力——向客家人聚居的绿林——井冈山根据地进军。”

  尽管研究者认为这段话存在着几处显而易见的错误,但她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战略性转折的描述,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趴墙头,胡耀邦第一次知道有个毛泽东

  1927年9月20日,嘹亮的军号声将1500多名工农革命军官兵召集到了里仁学校的操场上。

  毛泽东站在操坪前的台阶上,面对着工农革命军战士大声说: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了一点挫折,但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反动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团结得紧,继续勇敢地战斗,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讲到这里,毛泽东打了个比喻:“我们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但只要我们团结紧、打仗勇,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的!”

  中国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要革命就不能怕困难,只要我们咬咬牙,挺过这一关,革命总有出头的一天!

  说到这里,战士们拼命地鼓起了巴掌,一股笼罩在这支队伍头上的迷雾霎时被吹散。

  如今93岁的文家市居民张荣甫,那时还是个不到10岁的孩子。

  老人回忆,1927年9月20日上午,秋收起义部队的战士在里仁学校操坪集合,“他们几乎把草坪都站满了,毛泽东身着普通老蓝布农民服装,打着绑腿,脚穿草鞋,站在操坪前的台阶上讲话。”我可是从门缝中挤进去听的。“

  其实,还有两个10岁的学生伢子与伙伴们趴在操坪院子的墙头上,也看到了这难忘的一幕,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带着浓重湘潭口音的激情动员。

  这两个细伢子,一个就是后来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另一个就是英勇善战的开国上将杨勇。

  这应该不是后人演绎的一段传奇。除正式出版的党史研究资料有这一记载外,还有更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

  胡耀邦、杨勇,这两个表兄弟当时就在里仁学校上学。

  2008年,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江西发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1929年里仁学校学生集体照。学生正是坐在秋收起义部队召开动员大会的那个操坪里。其中,一个坐在中间穿白衣服的小男孩,就是14岁的胡耀邦;他身边穿着黑色衣服的个头稍高的小男孩,就是杨勇。

  里仁学校的操坪,是一块四五百平方米的草地,郁郁青青。文家市镇初一学生刘海燕,自小生活在文家市镇,她对里仁学校由好奇想了解,由了解到想亲近。当记者问起海燕对里仁学校发生的什么事情印象最深时,小姑娘脱口而出:”胡耀邦求学和毛主席讲小石子砸烂大水缸的故事。“

  文家市,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注定是要浓墨重彩书写一笔的小镇。

  据纪念馆馆长谭庆启介绍,在1930年的文家市大捷遗址的高升岭上,当年工农革命军挖掘的战壕依然完整存在,绕着山头足足有好几圈;杨勇故居等革命遗址也保存完好;《秋收起义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他们,都在诉说着这个小镇的历史荣光。

  今天的文家市也在继续讲述着动人的传奇。昔日革命老区,已一跃为经济强镇,2005年财税收入就已过亿,成为全省第一个过亿元乡镇,在全国革命老区首树”亿元乡镇“的红色标杆,至2010年,财政收入已连续10年领跑浏阳市各乡镇。

  边陲小镇,在书写着新的历史!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