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又鸣(左1)与小朋友们一起用竹材制作的这个小帐篷,可以把太阳能转换成供电灯、风扇和收音机使用的电能,体现了环保、节能、低碳的理念。(记者 刘建强 摄)
“利用太阳能发电,配备LED的节能电灯,装载了报警器,外围的主体是竹子,折叠起来携带方便,夜晚无聊的时候还可以听收音机……”10月20日下午,来自风车坪小学的郑又鸣、安柯豪、廖楚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帐篷。别看这个帐篷不大,它的威力可不一般,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第四届青少年创意大赛上,它就勇夺金奖。在下周一,它还将漂洋过海远赴德国,在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一展风采。
创作动机:地震后的一些画面触动了灵感
这个太阳能帐篷由9个孩子共同创作完成,是为夏令营而设计的,但他们说最初的创作灵感却是因为地震。
郑又鸣说,刚开始他们也没想好创作什么参赛作品。有一天,他们在上网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些玉树地震后的照片。“我们看到一大片帐篷。那些帐篷的支架都是用铁、钢等金属材质做成的,不易于回收。灾区重建完成后,很多材料就被遗弃掉,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污染。”
网上的这些画面对孩子们的触动很大,也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在指导老师谭育林的带领下,郑又鸣等9个孩子决定创作一个节能环保的帐篷。
发明过程:一个月内外围主材质就换了三次
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帐篷外围的主材质是湖南盛产的竹子:环保、轻便,还可以折叠拼装。但孩子们最初的想法可不是这样的。
刚开始,孩子们想到的材料是市面上比较普遍的合成金属。合成金属虽然可以折叠,但由于不环保,加上比较笨重,很快就被孩子否定了。
“后来,我们想到了木材,但如果是大量使用的话就会耗费很多的木材。从保护森林的角度出发,我们放弃了这个想法。”
那么,用什么材质做帐篷的外围更合适呢?最后他们想到了竹子。“首先,竹子是可再生资源,而且生长期相对较短,1到2年就可以成材。其次,竹条可以拼接成板,能收卷自如、遮风避雨。第三,我们湖南盛产竹子,材料来源不是问题,所以,我们最后才选定了竹子作为外围的主材质。”
小小发明家:“向其他国家孩子虚心学习”
这次,我国共有7所学校受到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德国天才儿童创新中心、德国路易斯中学、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远赴德国进行访问交流。风车坪小学六年级的郑又鸣有幸成为11名访德者中的一员。
郑又鸣今年11岁,虽然还是一个小男孩,但他已经在省、市的多个科技比赛中摘得大奖了。
2008年,才9岁的郑又鸣就在湘潭市首届无线电测向大赛上崭露头角,获得一等奖。之后,他又先后在湖南省机器人创意大赛、省航模制作大赛、长株潭建筑模型创意大赛上取得好成绩。
这次,郑又鸣去德国除了带去夏令营太阳能帐篷外,他还会带着另外两个发明作品《生命之光“特护探险鞋”》、《滨水风光带照明节能系统》去参展。
20日下午,市科协特地为即将赴德的郑又鸣及他的老师举行了送行仪式。副市长苏健全说,希望他们通过这次交流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增强友谊,并祝他们一路平安,满载而归。郑又鸣也高兴地说,一定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向其他国家的孩子虚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