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犁,深耕特教的希望田野——记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原君

2025-07-05 21:4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兰宇琪]
字体:【

华声在线通讯员 王缘 阳俭

在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一位教师的身影总是与面团、笑容和耐心的指导相伴。她叫李原君,从教室讲台转向面点操作台,用面粉的温度和专业的坚守,为智障学生铺就了一条通往自立与尊严的道路。十三载春秋,她以爱为犁,在这片特殊的田野上默默耕耘,成为点亮特殊孩子职业梦想的“筑梦人”。

爱心守护:做特殊孩子的“心灵港湾”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特殊孩子更需要专业的引导。”2012年,初出校园的李原君怀抱这样的信念,毅然投身特殊教育事业。面对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学生,她心中刻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在武冈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八年里,她主动挑起培智部主任兼班主任的重担。一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学生初到学校时,生活几乎无法自理。李原君不厌其烦,日日手把手教他穿衣、吃饭。三个月后,当孩子第一次独立系上鞋带,守候在旁的父亲瞬间热泪盈眶:“这个简单的动作,我们教了三年都没成功……”

2020年调入邵阳市特校后,她将“三心教育”——耐心倾听、细心观察、用心陪伴——融入日常。一位四肢协调困难的学生,在她的“美食沟通法”中逐渐敞开心扉,不仅学会制作馒头,更开始用简单词语表达需求;面对情绪管理困难的孩子,她独创“面团情绪调节法”,让揉捏的面团成为疏导情绪的桥梁。家长们感慨:“李老师的教案里,写满了孩子们独特的生命故事。”

专业引路:做智障学生的“希望灯塔”

李原君深知,特殊教育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她积极探索“一人一案”模式,为每个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并创新提出“三阶教学法”:基础认知阶段采用多感官刺激,技能培养阶段运用任务分析,实践应用阶段创设真实情境。

2023年,学校启动申办职业高中,她主动请缨转型面点教师。从零开始,她白天教学,夜晚钻研,协助学校将教工食堂改造为中西面点实训基地。她独创的“四步教学法”(看-摸-做-尝),让智力障碍和聋哑学生也能掌握面点技能。曾经不敢碰面粉的孩子,如今已能独立完成刀切馒头。她推动成立学校首个职高班,构建“文化课+技能课+岗位实习”三维课程体系。“李老师不仅教技术,更教会我们如何有尊严地生活。”学生李树刚的话道出了她的教育真谛。

终身学习:做特教事业的“躬耕之牛”

“特殊孩子在成长,教师更不能停下脚步。”这是李原君常挂嘴边的话。2016年考取中级自闭症疗愈师资格后,她陆续拿下中级面点师等证书。2023年参加湖南省残疾人职教面点师资培训,她练习面团成型至深夜,笔记记满三大本,最终以总分第一获评“优秀学员”,被同事笑称为“考证达人”。

她坚持在书本、同事、家长、学生、实践中汲取养分,将所学所思淬炼为教学智慧。其撰写的论文《特校五育融合劳动教育实践》在《中国教师》发表并获一等奖,《提高听力障碍儿童思想行为教育》获市级二等奖,多篇职教论文获省级奖项。

十三载辛勤耕耘终得硕果:她荣获2023年培智教学比武市级二等奖、2024年邵阳市劳动课程教学案例二等奖、2024年湖南省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三等奖,并获评2024年湖南省特教系统先进个人。她所带职高班10名学生均掌握中西式面点技能,家长满意度达100%。

静待花开:点亮生命的无限可能

从湘西南小城的特教新兵,到湖南省特教领域的骨干教师,李原君用近十三年的坚守证明:特殊教育是用专业与爱创造的“可能之境”。正如她在全省特教论坛上的心声:“每个孩子都有破土而出的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托举他们看见阳光的那双手。”

如今,学校与本地秋月餐饮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新模式,她正努力为特殊学生架起更广阔的就业之桥。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李原君继续以爱为犁,深耕不辍,静待每一颗独特的种子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责编:兰宇琪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