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邝森玉
教育的光芒,从来不止于教室的四壁,更在每一次俯身倾听的温柔与跨越山海的坚守。
上午八点,晨光初绽,宜章县赤石乡学校的谷娟老师已以数学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用生动的讲解带领学生探索数字奥秘;中午一点,阳光正好,她准时出现在教室,陪伴学生们度过午休时光;下午三点,她又化身为党建办的“策划者”,细致筹备着下一场主题党日活动。这位身兼二年级数学教师、班主任、党建办主任三重身份的教育工作者,还怀揣着一份特殊使命—— 为智力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驱车前往学生家中,用定制化的教案和耐心的引导,为特殊孩子点亮知识的微光,以分秒必争的坚守,诠释着教育工作者“一个都不落下” 的责任与担当。
数学老师:深耕课堂,点亮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谷娟老师秉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积极探索趣味教学法。她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例如在讲解“人民币”时,她别出心裁地把“小卖部”搬进教室:课桌上摆满了文具、食品等“商品”,标好价格标签。孩子们拿着仿真人民币,模拟购物场景,在找零计算中掌握元角分换算。这种教学让数学“活”起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在学习“数据整理与收集”时,带领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制作统计图。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在这样充满童趣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对数学的热情被彻底点燃,课后经常围在谷娟老师身边,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数学问题。
班主任:以爱为舟,护航成长
作为二年级班主任,谷娟老师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将班级“小管家”的重任放心交给学生。她设立了“值日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多个岗位,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孩子们自主制定班级公约,从课间纪律到作业完成,从卫生打扫到图书管理,都由学生们共同商议、监督执行。有一次,班级图书角的书籍摆放杂乱,“图书管理员”主动组织同学进行分类整理,让图书角焕然一新。这种自主管理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更让班级充满了凝聚力。
校园一隅的劳动基地,在谷娟老师的带领下,成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乐园”。她组织学生在劳动基地种植蔬菜,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施肥,每个环节都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孩子们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细心呵护小菜苗。当嫩绿的菜苗破土而出,孩子们欢呼雀跃。收获时节,大家一起采摘、清洗,举办“劳动成果分享会”。在这片土地上,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更懂得了珍惜与分享。
党建办主任:党建领航,凝聚合力
作为党建办主任,谷娟老师以创新为笔,以传承为墨,精心构建起系统化的红色教育体系。她创新推出“少先队基本知识教育”“少先队队史教育课”系列课程,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种子深植童心。在“少先队基本知识教育”课上,通过动画短片让孩子们不仅牢记了队旗、队徽的构成与寓意,还能熟练敬标准队礼、唱激昂队歌。“少先队队史教育课”打破传统说教模式,通过情境还原与互动体验,将厚重的队史知识转化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些鲜活的形式,孩子们不仅熟知了少先队从萌芽到壮大的发展历程,更将“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心中。
近三年来,学校党支部两年连续荣获县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在学校党支部书记谷春波的领导下,以及谷娟老师作为党建办主任对党建工作的执着坚守,更是全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如今,红色文化已深深融入学校的血脉,成为校园里最鲜亮的底色。
送教上门:传递希望,共促发展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教育点亮。”怀揣这份信念,谷娟老师每周都会踏上为智力残疾学生小辉(化名)的送教路。小辉家距学校路途远,山路崎岖,可谷娟老师从未间断。一次因雨天路滑迟到,她满身泥泞赶到,却见小辉在门口张望,见到她后兴奋地拉住衣角,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化作了温暖。
第一次走进小辉家时,红砖屋里,小辉站在角落,眼神躲闪。谷娟老师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从书包里掏出彩色绘本,轻声讲起有趣的小故事。渐渐的,小辉被吸引,悄悄挪到她身边。发现小辉总盯着桌上的花生,谷娟老师眼前一亮,立马把花生作为教具。她将花生铺在桌面上,引导小辉先一颗一颗数,遇到小辉数错,她就握住孩子的手,带着他重新点数。又尝试两两分组数,让小辉直观感受“2、4、6”的递进规律。剥花生时,她蹲在小辉身边,手把手教他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花生壳,再轻轻一掰取出果仁,这个简单动作,反复练习了整整半小时,小辉的指尖都磨红了,她就握着孩子的手轻轻吹气缓解。
小辉的认知发展比普通孩子慢得多,连“多”和“少”的概念都难以理解。谷娟老师便将花生分成两堆,让小辉用手比一比、数一数,再用夸张的语气说:“哇!这堆好多呀,像小山一样!那堆好少,只有几颗呢!”渐渐地,小辉能指着花生堆准确分辨出“多”和“少”。
最艰难的是语言训练,小辉几乎不开口说话,谷娟老师就变着花样引导。她拿着花生,凑近小辉说:“小辉,说‘花 —— 生’,说出来就奖励你一颗甜甜的糖果。”她重复上百遍发音,直到小辉含糊不清地吐出“花……生”,那一刻,谷娟老师激动得眼眶泛红。
在谷娟老师的坚持下,小辉有了变化:从数不清花生,到能准确计数;从抗拒接触,到主动分享剥好的花生。这颗小小的花生,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桥梁,让小辉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更承载着谷娟老师对教育公平的执着追求。她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用爱心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特殊儿童点亮了希望的微光。
从充满童趣的数学课堂到温馨有爱的班级管理,从创新多样的党建活动到充满大爱的送教之路。谷娟老师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书写着教育的华章。未来,她将继续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深耕细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责编:兰宇琪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