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肠癌的“劫后重生”给中老年人敲响警钟

2025-07-02 19:4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春祥] [编辑:洪晓懿]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阮叶霞 熊鸣琴

“术后第一天借助助行器就能下床走动,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7月2日,长沙市第一医院胃肠一病区病房,73岁的成先生站在窗前感叹道。从“长期便秘靠药排”到“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他的就医经历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肠道从危机到转机,再到扳回“健康”局面的曲折历程。

7年前,成先生的排便就总“不顺畅”,想着“年纪大了消化差”,也没太在意。直到今年春天,出现便血,才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医生取了活检,被确诊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幸运的是,肿瘤尚处于“可精准打击”的早期阶段——未突破肠壁,也未扩散。

长沙市第一医院胃肠一病区杨运泉主任为成先生实施了NOSES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患者术后6小时就能翻身,术后第1天就能借助助行器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排气,开始食用营养粉、米汤等。“以前总觉得癌症手术要躺半个月,没想到现在技术这么先进!”

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肠癌的“黄金法则”。专家介绍,乙状结肠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便秘、腹泻、大便变细或便血(如成先生的情况),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痔疮”“肠功能紊乱”。这些看似普通的肠道不适,恰恰是乙状结肠癌发出的早期求救信号,极易被忽视或误判。但肠镜是目前筛查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它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发现息肉、溃疡等病变,并取组织活检。像成先生这样的息肉癌变,若能在息肉阶段(良性)通过肠镜切除,几乎可100%避免进展为癌症!

根治术成熟度高,早期患者预后“超预期”。临床数据显示,像成先生这样的早期乙状结肠癌(肿瘤局限在肠壁内),通过根治性微创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腹腔镜微创术式的应用,更让术后恢复大幅提速:约80%的患者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3-5天恢复饮食,1周左右即可出院。

哪些人需要把肠镜检查提上日程?医生提醒以下6类人要尽早做肠镜筛查:三代以内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一定要尽早做肠镜筛查;年龄≥45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建议开始筛查),或≥40岁且有其他风险因素者;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黏液便;有慢性阑尾炎、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长期精神抑郁状态,或近期(3-6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明显下降(超过5%)者。

责编:洪晓懿

一审:洪晓懿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