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山河

2025-06-26 10:5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茗系列·物语十八》。综合材料

曹晓明 100cmx140cm 2025年

李黾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入展作品《茗系列·物语十》,出自娄底女画家曹晓明之手。画布上,矿物颜料堆叠、流淌、凝固,是将传统美学基因融于当代艺术血肉的鲜活呈现,又展现了画家以西画技法为体、中华文脉为魂的艺术追求。

曹晓明拒绝单一画种的桎梏。她游走于油画、综合材料、壁画、国画山水之间,用多种语言铸就独具个性的视觉表征。太行山系列是她艺术生涯的重要飞跃,五次太行山写生,令她体会“万物有灵且共情”。在《太行春暖》《巍峨太行》等作品里,她把中国画的骨力与韵律,注入了油画的肌理与节奏,再现山川,气韵生动。导师白羽平评价她的艺术“情景交融,取形达意,达意得神”。

曹晓明手中,综合材料创作脱离了物质拼贴的皮毛游戏。她的《茗系列·物语》里,金属的冰冷、布料的柔软、矿物颜料的温润相叠相碰。她常常对茶器、老式家具等东方审美符号予以解构再重组,在画布上演一场场传统与现代的深入对话。她给予古老符号以现代呼吸,营造出既依傍传统又展望未来的张力空间。曹晓明说,“在一个躁动的世界,茶韵的雅静可以让人心静下来,沉下来思考”。

十余载山水耕耘,曹晓明将范宽《雪景寒林图》雄伟的骨力、王蒙《青卞隐居图》幽深的密致、沈周《庐山高图》苍润的气韵,内化为自我的笔墨基因。诸如《云山清音》《春山清音图》等山水画作品,既显现沉厚气象,又蕴含幽深意趣,同时还有对自然生机的礼赞。壁画《三辰威仪晃盛唐》,则从敦煌艺术中汲取磅礴气韵,用表现性笔触、构造性色彩、纪念碑式平行构图,给盛唐仪仗赋予强大的现代仪式感,入选第五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是古典美学当代表达的成功个案。

曹晓明的艺术始终紧扣东方美学核心命题“物我合一”。她践行“艺术来自真实,也来自自我”。太行山写生中,她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曾因忘我而误饮松节油。诸如《太行春暖》《山底村印象》之类的作品,突破了客观再现,升华为“情景交融”的视觉诗篇。《茗系列·物语》对茶具、老家具的聚焦,亦不是单纯地描绘。她在金属、宣纸、丙烯上的拼贴与肌理打造,使器具带有更深的精神气息,传递出茶道“和寂清敬”的幽微之气。

曹晓明以女性视角应对男性主导的艺术史叙事。布面油画《风卷红旗飘渔港》里,猎猎红旗与坚固渔船是力量的象征,温婉细腻的色调下蕴含着坚韧的气韵。该作品把女子特有的倔强与灵秀注入这类题材,用柔和且具有张力的色彩反差,表现现代性带来的疏离与孤独,曾入选2023年“时代——帼风”中国女画家协会十周年展。

当很多艺术家涌向大都市时,曹晓明决定留在娄底,让湘中风物变成普遍的艺术语言。《娄底一隅》《早市》于寻常巷陌的烟火气中,敏锐捕捉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微观镜像。2019年,她随导师遍访欧洲五大美术馆,更深刻地彻悟“艺术无国界”的真谛,同时坚定了“以中国人的方式画油画”的文化立场。《茗系列·物语十》旁,她特别标注“湖南娄底”,凸显地域性美学。

曹晓明以自己的画笔完成了一个双重意义上的精神“归来”,既深情回望中国美学精神原乡,又坚定地站在当代艺术探索的前沿。在她的画室,尚未完成的《茗系列》的新作静静地搁置在画架上,一个老茶壶的轮廓隐现在丙烯与金箔璀璨碰撞的缝隙中,旁边是一杯半凉的茶。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