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25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在长沙举办)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唐亚新 黄炜信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布局全球。其中,民营经济在中非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民营企业投资非洲新机遇在哪?6月12日,2025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上,中非代表聚焦“共促产业大融合 聚力中非现代化”,共话投资非洲,产业园推介、项目路演……为民营企业铺陈出一张出海非洲的美好图景。
非洲市场潜力巨大
“非洲市场潜力巨大,欢迎新能源汽车品牌与我们一起逐浪非洲。”作为投资非洲的“过来人”,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广州倬亿集团董事长陈秀霞分享倬亿集团的发展历程。10年前,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最初从事国际贸易,之后组建汽车组装厂,进行组装生产型贸易。如今,企业再度转型。
“我们正在非洲打造一个大型网约车平台,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非洲公共交通服务。”陈秀霞介绍,平台会投入大量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深耕非洲市场,挖掘潜力,陈秀霞表示,要积极拓展对非的新兴产业合作,注重技术应用、产品生产、人才培养等各环节。
“中非合作尤其是民营经济合作前景广阔、发展可期。”乌干达天唐集团中国总部总经理程文术说,海外市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能打开企业增长的天花板。政策红利,市场成本、区域成本和区域准入三大红利将会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非洲的重要支点。
立足湖南优势,对接非洲需求
聚焦更好开拓非洲市场,现场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要加强工程机械、农业、新能源等产业合作,助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绿色发展,更好推动中非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网需求,欢迎中国投资者来投资建设,给我们带来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肯尼亚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席艾瑞克·鲁托表示,希望与更多中国投资者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近年来,湖南与非洲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湖南对非贸易额从2018年的18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48.5亿元。今年前5个月,湖南民营企业对非进出口达到171.7亿元。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先进钢铁材料、农机、小五金等产品畅销非洲。
广大湘商湘企如何更好在非洲耕耘这片充满希望的投资沃土?
中非民间商会常务会长、卢旺达湖南商会会长龚武表示,目前在非洲创业的湖南人数量众多,要立足湖南优势,积极对接非洲需求。在合规守法、尊重当地文化特色的同时,坚持长期主义,深耕非洲市场,为中非经贸合作持续助力。
“湖南制造业优势明显,期待更多湖南企业来尼日利亚。”论坛现场,尼日利亚交易所集团执行总裁Temitope IBukun Popoola直抒胸臆:“期待在矿产开采、建筑工程等方面深入投资合作。”
责编:周培
一审:苏莉
二审:唐婷
三审:夏似飞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