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误区大揭秘:别掉入口腔健康的“陷阱”!

2025-06-11 17: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倜] [编辑:潘华]
字体:【
[4]当前系统环境不支持播放该视频格式

文字/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吴清怡 左巧娟

洗牙,医学上称为“龈上洁治术”,是通过专业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和色素,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的常见口腔保健手段。但不少人因为一些误区传言对洗牙望而却步,却不知自己可能正在掉入口腔健康的“陷阱”! 

“洗牙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的常见口腔保健手段,然而人们对于洗牙有着许多误解,可能会延误口腔疾病的治疗。”6月11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副主任陈世娟给出相关健康提醒。

洗牙会让牙齿变松? 

“牙齿松动的根本原因是牙结石堆积引发的牙周炎。牙结石长期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失去支持而松动。”陈世娟介绍,洗牙仅是清除了包裹在牙根周围的牙结石,使原本被牙结石“暂时固定”的松动牙暴露真实状态。

“若不及时洗牙,牙周炎症会持续发展,牙槽骨会进一步破坏,加剧牙齿松动。”陈世娟表示,通过规范牙周治疗控制炎症,部分牙齿松动情况可得到改善。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牙缝变大的本质是牙结石长期压迫导致的牙龈萎缩。牙结石占据牙缝空间并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和牙槽骨吸收,牙龈从而逐渐退缩。”陈世娟介绍。

“洗牙去除牙结石后,被占据的牙缝暴露,而萎缩的牙龈无法自行恢复,因此视觉上牙缝变宽了。”陈世娟说。

“若放任牙结石存在,牙周组织破坏会更严重,牙缝增宽和牙龈萎缩将不可逆。”陈世娟表示,要定期洗牙并维护口腔卫生,阻止炎症进展,避免问题恶化。

牙会损伤牙釉质?

陈世娟表示,正规洗牙采用的是超声波洁牙技术,工作头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全程接触的是牙结石而非牙釉质。

“专业医师会根据牙齿情况调整力度与角度,然后再进行术后抛光处理,进一步平滑牙面、减少色素附着。”她说。

“但非正规操作(如功率过大、过度用力)可能会损伤牙齿,这属于技术问题,而非洗牙本身的风险。”陈世娟表示,选择合规医疗机构洗牙,对牙釉质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健康牙齿不需要洗牙?

“日常刷牙仅能清洁约70%的牙面,而牙缝、牙龈沟等隐蔽部位易残留食物残渣和细菌,会逐渐形成菌斑并矿化为牙结石。”陈世娟表示,即便口腔看似健康,牙结石仍可能悄悄堆积。

“定期洗牙是主动维护口腔健康的必要措施,而非患病后才需采取的补救手段。”陈世娟表示,应根据个体口腔环境差异,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洗牙,以预防龋齿、牙周炎等疾病。

洗牙后牙齿会变白?

“洗牙的核心目的是清洁牙齿、去除外源性色素(如烟渍、茶渍)和牙结石,恢复牙齿原本的色泽,而非改变牙齿本质颜色。”陈世娟说。

陈世娟介绍,对于外源性色素沉积,洗牙后牙齿会因色素清除而显得通透,但对于内源性着色(如氟斑牙、四环素牙),洗牙无法改变牙齿内部结构的颜色。

“若需改善牙齿色泽,需通过冷光美白、瓷贴面等专业美白手段。”陈世娟表示,要明确洗牙的功能边界,避免对其效果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

陈世娟提醒,洗牙是预防和控制牙周疾病的关键手段,要破除认知误区、建立正确认知,才能避免因偏见延误口腔健康维护。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