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小菇属真菌五个新物种的研究论文在国际真菌学期刊MycoKeys上发表。其中,三个小菇属真菌新物种发现于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标志着该区域在小菇属真菌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在森林凋落层的枯枝落叶中,生长着一类形态独特的小菇属真菌。它们不仅能够分解森林中的有机质,还具有促进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等重要生态功能。
2021年,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刘丽娜博士牵头,联合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食用菌研究所、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单位组建的科研团队,对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的小菇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展开了系统调查。经过4年研究,团队成功鉴定出三个小菇属真菌新物种,分别命名为棕缘小菇、黄桑小菇和近黏柄小菇。
据论文作者之一龙景波介绍,研究团队运用基于ITS和LSU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明确了这三个新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中各自独立成支,与近缘物种界限分明、特征显著。在MycoKeys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对新物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配以高清照片展示其形态特征,同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与相近物种进行了深入比较。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小菇属真菌多样性的认识,也为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充分展现了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
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是2016年7月国家批复的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也是《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确定的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之一。该区域整合了城步苗族自治县原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绥宁黄桑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绥宁黄桑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周边连接区域,总面积达1303.80平方公里。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