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映新景——邵阳市北塔区资江流域综合治理纪实

2025-04-14 09:33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资江北塔段两岸风光。刘恩权 摄

“退养清零”后的北塔区生态产业园风光。刘恩权 摄

郑丹枚 谭 辉

一江碧水穿城过,资江两岸焕新颜。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支流,资江承载着北塔生态命脉与民生福祉。近年来,邵阳市北塔区致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资江风光,打响退养清零、禁捕退捕攻坚战,探索出一条“铁腕护江、科技赋能、全民共治”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如今,北塔区资江流域水质逐年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漫步在资江两岸,一幅天蓝水碧、鸟语花香、生态宜居的绿美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退养清零攻坚:

筑牢流域生态屏障

猪场掩映在园林中,几乎闻不出异味;养殖粪污经过处理,变废为宝,废水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粪渣变成苗木所需的有机肥……这是笔者在北塔区采访时见到的一幕幕场景。

作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曾经的北塔区也有“处处猪粪臭”的情况。2016年,北塔区大力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严格划定畜禽养殖禁养、限养、适养规划,并在禁养区开展“退养清零”集中行动,18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积极响应,实现了退养,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然而随着区“退养清零”机构解散,一些猪圈场地老板见有利可图,擅自将场地出租给外地人养殖,或者抱着侥幸心理,开始复养,给当地环境和资江水域再次带来了污染。

为彻底整治这一问题,2023年,北塔区再次对禁养区复养问题开展退养清零行动。北塔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了《北塔区禁养区实施退养清零的通知》,采取分组行动与集中攻坚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一户一策,并与公安、环保、城管等多部门协同作战,顶住压力完成了退养清零任务,全面实现了“零养殖、零上访、零补贴”的三大目标。

同时,该区建立监管常态化机制,通过压实属地责任、严格执法问责、常态化巡查等方式,做到退养一片、清理一片、巩固一片。

“退是为了进,是希望通过淘汰污染企业、落后产能,实现畜牧产业的转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生态优化!”北塔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退出的同时,北塔区在适养区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沼气配套及有机肥生产等生态养殖模式,成功构建“种—沼—养”一体化链条。

一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标准化养殖场成长起来。在北塔区华达养殖场,该场畜禽废水经沉淀、压滤后,干粪作农家肥,粪液入罐发酵产沼气,再送发电房发电。曾经难处理的废水,如今科学利用,成了并网发电的“得力助手”。去年,该区在全省及全国环保督察中,养殖业污染问题为零,成为全市首个养殖业零污染的县区。

科技护江赋能:

构建智能监管体系

“有市民违法垂钓,请工作人员马上前去处理。”在邵阳市北塔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的智慧渔政监控调度室,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渔政系统,发现资江河岸有人非法钓鱼,立即安排护渔队前去处理。不到10分钟,护渔队队员赶到现场,将非法垂钓者及时劝离。

资江流经北塔区5个乡镇(街道),资江北塔段全长29.2公里,水上渔政监管抓捕难、取证难、监管安全隐患多、压力大。以往监管,主要靠“两条腿、一双眼、一个手电筒”,发现难、取证难、反应慢。

为提高执法效率,北塔区在邵阳市率先建立“智慧渔政”系统,将全区禁捕水面和岸线划分成15个水域监控点,每个监控点通过可见光和热成像双通道摄像头,对禁捕水域进行24小时全方位、不间断监控。

同时,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北塔区禁捕退捕重点水域专项巡查巡护制度,建立区、乡镇(街道)、村“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将境内禁捕水域划分为27个网格,成立三级护渔队伍和协助巡护队伍,采取联合检查、白天与夜晚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禁捕水域全面覆盖、无缝衔接,消除日常监管盲区,筑牢“人防+技防+智防”三道防线,构筑“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精准识别”的禁捕“天罗地网”。

“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人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巡逻效率。”北塔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智慧渔政’系统及时抓取违法捕捞和违规垂钓等疑似违法事件画面,再经后台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对违法事件进行预警,并通过手机报警软件直接推送到护渔队员手上,护渔队员收到信息后,赶到现场核实并查处,使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人防+技防”织牢长江禁捕防护网,自“智慧渔政”系统上线后,大大减少了北塔区偷、盗、电渔等违法案件的发生。该区发案数大幅下降,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

全民护江聚势:

打造协同治理共同体

“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践行十年禁捕,共享生态红利”“禁捕退捕人人参与,美好河湖你我共享”……穿行于北塔区资江河畔,一块块宣传牌、警示牌赫然醒目。

要实现“一江碧水永续长流”,不仅需要制度约束与科技支撑,更要凝聚全民共识,让生态保护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此,北塔区在集镇、库区、重点码头设立禁捕退捕宣传标语;精心制作禁捕退捕宣传视频,向广大群众宣传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以及非法捕捞的危害和法律后果;利用电视、“村村响”等渠道,宣传禁捕退捕的重大决策部署,营造“人人支持禁捕退捕、共同保护母亲河”的浓厚氛围。

同时,常态化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集市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宣传活动,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对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禁渔规定,共同守护水域生态平衡。

经过宣传引导,群众逐渐认识到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那些曾经以捕鱼为业者响应号召,上岸另谋职业,还有的则加入了护渔队,成为了禁渔的积极分子和守护者。

北塔区田江街道田江村村民刘小晚原本靠捕鱼为生,“‘禁渔令’下达后,我主动交出渔船,并成为了一名护渔员,每个月还有固定收入。”刘小晚说,每天,她都要到河岸线走一走,看看河面上有无非法捕捞行为,进行政策宣传引导,清除河道残留渔网具。

如今,北塔全区范围内做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理念深入人心。

“长江禁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筑牢资江生态屏障,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贡献坚实力量,让母亲河焕发水清岸绿、鱼跃人欢的生机活力。”北塔区畜牧水产中心负责人说。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