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1

大约一个小时后,大剧场内垂落的黄色灯盏“回归原位”,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放缓节奏,观众们陆续从这场“时空穿越之旅”中“苏醒”过来。
顺着人流走出剧院,湘伴君看到的,是观众脸上意犹未尽的神情,耳畔传来的,是他们对那段历史片段的由衷感慨。
曾经也有人提问: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恰同学少年》,怎么就能“圈粉”无数?
切身感受之后,湘伴君也想借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作答:我们看的是剧吗?不是。我们看的是剧情背后的自己。每一个当代的“我”都能与百年前的“新青年”共赴一程“青春之约”。
纵观当下,处处充斥着“年轻人都想‘上岸’”的时代之考,大家或是面临着庸常境遇的烦闷,或是遭遇着生活重担的挤压,或是沉迷于享乐主义的诱惑……
有人曾说,青年的大脑如同冻豆腐,信仰就是汤头,什么样的汤头,决定了什么样的味道。
激荡人心的革命热血、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如同越熬越富含营养的“汤头”,在我们心渴时提供养分,在我们迷茫时冲淡虚无。
2
创新如“燃油”,
决定抵达的高度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百年前,毛泽东以一首《沁园春·长沙》发出了气壮山河的历史诘问。
历史的进程表明,风华正茂的青年群体,正是“主沉浮”的新生力量。
将镜头拉回清明小长假前夕,“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式暨“一堂思政课”活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举行。

据了解,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创造性地构建了“一堂思政课、一场情景剧、一趟寻访旅、一次韶山行”四大板块联动的立体化架构。
作为核心载体的“一堂思政课”,分《峥嵘岁月 心怀天下》《风华正茂 敢为人先》《百舸争流 无畏担当》三大篇章,九位来自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优秀代表,以创新之姿勾勒了一副“追光图鉴”,给新时代青年呈送了一堂鲜而活、燃而实的思政课——
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的李柏霖,把课堂搬进田野、为书本赋予诗意,让“沉默的星星”发出耀眼的光芒;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发组的龙斌,以奋斗为钻头,在科技的长隧中开凿,打造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地下蛟龙”;
“95后”创业者顾善植,与“中流击水”的青年毛泽东“隔空对话”,在中科曙光(湖南)的国产算力芯片上训练新一代大模型“橘子洲头”,誓要在算力的浪潮里闯出一片天;
……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同禾谷类作物一样,在汲取养分、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需要精心照料,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阶段,也需要正确的引导来打底塑形自己的“三观”。
当然,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斋,而在人民群众的智慧里,在火热的实践中,在泥土的芬芳里。
“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与思政课堂有机结合,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对学生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思政课的魅力和说服力无声显现。
“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图源 活动主办方
在《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内,大家齐声朗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舞台上,一堂“热气腾腾”的思政课,激起无数青年学子“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共鸣。
“蒙以养正,圣功也。”在信仰的熏陶下愈发坚定内心的呼唤,将个人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前进的目标紧紧结合,新时代的青年必将在奋起中拥抱抵达的力量、成就饱满的人生。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湘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