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易鑫 通讯员 肖扬琳 徐鲁湘
3月26日,记者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太阳花幼儿园,幼儿园创办者、89岁的谭松明正拿着小锄头在菜地,将蔬菜种子一粒粒埋进土中。
自2015年起,谭松明每年都资助几名学生,直到其完成学业。至今,累计已资助19名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前不久,谭松明获评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
“助学之路走得并不容易,但我会一直走下去。”午后的阳光斜照在园子里,忙活完的谭松明同记者聊起助学背后的故事。
创立助学基金,10年资助19名学子
1996年,从靖州交通局副局长岗位退休的谭松明,没有闲下来。2005年,他创办“太阳花幼儿园”。办学期间,谭松明将办园收入、个人存款利息、退休金结余等“捆绑成堆”,想干点更有意义的事。
2015年,谭松明来到靖州一中,希望学校每年推荐两名当年考取大学的困难学生,由他给予每人每年5000至1万元的助学基金,直至完成学业。同年,谭松明用自筹的20万元资金,加上谭氏后辈的助力,发起创立“谭氏助学基金”,既资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又奖励学业有成的谭氏后辈。目前,助学基金累计结余近220万元。
为了让“谭氏助学基金”得以延续,2021年4月,谭松明签署了一份特殊的遗嘱:本人离世后,所有存款均作为助学基金,任何人不得挪用,并聘请原县一中校长李松青作为助学基金监护人。
助学基金数目不小,谭松明对此却十分淡然。谭松明年少时家境贫寒,依靠国家助学金和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毕业后,他被分配至靖州工作,当过教师、小学校长,还先后担任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文化局局长、县交通局副局长。“我内心一直有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回馈社会。”谭松明说。
自2015年以来,谭松明资助的困难学生总数达19人,资助金额近40万元。这些被资助的学生当中,有的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的还在读研、读博深造。谭松明说,只想尽点微薄之力,给这些孩子提供更多实现价值的可能与机会。
“希望他们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幼儿园内的居民楼,谭松明一住便是20年,桌椅、柜子等均是40多年的老家具,屋子不大却干净整洁。谭松明笑称,自己没什么物质上的追求,每月生活花费很少。
退休生活很简朴,谭松明说,最让他感到激动和欣慰的,是收到来自孩子们成长进步的喜讯。
“我定会传承您的精神,在我有帮助他人的能力时,将爱心传递下去。”在一摞谭松明资助的学生档案中,夹着这样一封信,落款人是曾照龙。2018年,曾照龙得到谭松明的资助,顺利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去年夏天,曾照龙来看望谭松明并向他报喜:自己已考上博士,将继续在航空制造领域深造。今年春节时,曾获谭松明资助的袁伟打来电话拜年,从云南大学毕业的他,如今在昆明衡水中学任职历史老师,他高兴地向谭松明分享自己生活和工作上的感受,畅谈新目标……
对于受资助的学子,谭松明给予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担当奉献的精神引领。“希望他们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谭松明对他们充满了期待。
谈起自己的助学举动,谭松明表示会一直做下去。他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05年,幼儿园建立之初,谭松明在园里种下10余棵小树苗。20年时光流转,曾经的树苗,如今高大挺拔、开枝散叶,正如那些他呵护成长的孩子,正朝着更广阔的天地前行。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