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莫成
“现在没有家庭作业,可以空手回家了,很轻松!”3月27日下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溶江小学放学时,一(16)班学生向圣淇兴奋地说。3月以来,溶江小学一年级探索实行周一到周四“不背书包回家”,为孩子们开启轻松童年。
湘西州积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辅导负担,出台系列举措,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还给孩子,尽情撒欢
当课间铃声在湘西州湾溪小学响起,孩子们涌向AI运动体验馆,在智能跳绳与传统游戏的交织中开启15分钟活力时光。在3D动作捕捉系统的监测下,学生们手持跳绳完成交叉跳、双摇等动作,场馆大屏实时显示着心率、动作规范度等数据并同步生成个性化训练报告。
“有了AI运动小站,学生课间都走出教室,身体得到锻炼,学习效率也提升了。”湾溪小学校长戴春权告诉记者。
湘西州严控在校时长,在全省率先统一义务教育阶段作息时间,各学校均已落实15分钟课间、30分钟大课间。严禁学校在周末组织集体补课或上课,全州中小学双休落实率达到100%。
体育大课间,湘西州溶江中学玩出新花样:热血激昂的音乐中,学生手中的功夫扇刚柔并济,一招一式蕴含武术的刚劲与利落;伴随着欢快的土家摆手舞旋律,丰收的喜悦在田径场上荡漾,学生们踩着鼓点翩翩起舞,尽显民族风情;体能操充满青春活力,学生们随着音乐左右扭动,脸上洋溢着昂扬与自信。
湘西州严控作业总量,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和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管理制度,严格把关作业难度,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每天平均用时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高中实现作业减量提质。
湘西州加强教学管理,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采取分学科抽样进行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严查提前结课备考、超标教学、违规统考、考试排名和不履行教学责任等行为。
课堂创新提质,全面发展
走进湘西州溶江小学天文台,“小小天文学家”正在科普天文知识。该校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究兴趣,每年组织小讲解员开展义务讲解服务2000余人次。
湘西州注重在教育减负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全州现有中小学科学类课程专职教师1845名,连续组织11届州级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建设省级以上科普基地12个、评选州级研学实践基地21个,不断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教育改革,循序渐进。湘西州出台《湘西州基础教育课堂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改革方向,制定课堂评价新标准。设立50万元专项经费,与中国教科院合作,支持30所试点学校先行探索课堂教学研究,打造区域课改样板。
体教融合,是湘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各学校严格落实“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开发“体育+”课后“菜单式”服务,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和土家摆手舞、苗鼓、蚩尤拳等本土特色文体项目引进校园。
古丈县发展举重,吉首市发展攀岩,龙山县发展跆拳道,永顺县发展体操……湘西州各县市因地制宜发展体育运动,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体育竞技人才。截至目前,湘西州运动员累计夺奥运会金牌4枚、国际赛事金牌71枚、全国赛事金牌168枚,全运会金牌实现全州8县市全覆盖。
湘西州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并推广“素养导向”课堂观察量表,开展从“知识传递”转向“能力生成”评价,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校外治理有力,夯实阵地
3月13日,吉首市教体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联合执法,发现吉首市九龙山庄小区内一家校外托管机构没有取得相关经营资质,且利用校外托管开展学科类培训。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湘西州刚柔并济探索“摸查引督”,稳步有序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对群众举报的培训机构摸排汇总,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并定期向社会公示“白名单”“黑名单”。
同时,湘西州坚持标本兼治,打好集中整治“一套拳”。完善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制度,督促学校“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减少家长对校外培训的被动需求。对无照无证培训机构一律“先关停、后处理”。
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教体局局长田勇告诉记者,湘西州深入开展校外培训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2024年来共立案4件,下达整改通知书100份,停业整顿15家,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21家,清退学生费用374人(次)。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