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郭宸
“满意50票,基本满意14票,不满意2票……”3月27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22个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在这场“法治体检”中,各部门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监督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在去年专项监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人大监督质效的扎实举措。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全省14个市州实地调研,看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听取和审议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省政府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的报告……立足人大视角,坚持法治思维,为推动法治湖南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贡献力量。
法治政府建设成果可圈可点
浏览报告,2024年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成果可圈可点。
过去一年,省人民政府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出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措施23条,统筹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任务65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15个。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17件,制定省政府规章3件、废止4件,依法审查政府文件、合同8700件,涉金额1.19万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跨部门综合监管办法,全面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
法治服务保障大局见行见效。创优法治营商环境,核查整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涉企积案1.1万起。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004件,接受人大执法检查6项,推动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依法行政方面,22个省政府组成部门也各有特色。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结合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围绕宪法、退役军人保障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法律服务下基层”志愿活动,提供法律政策服务6300余人次。
省科技厅健全科技创新法规制度,全力配合完成科技进步条例等3部法规规章立法工作,协助开展促进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小快灵”立法,以立法形式固化改革经验。推动政策法规有效落实,细化180余项任务,明确16个省直部门落实科技进步条例工作职责。
……
坦诚面对,报告也指出当前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如法治工作责任需进一步压实,法治意识、法治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法治化方式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等。
人大监督更精准:337项指标量化评估
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到22个省政府组成部门开展协同调研。今年,专项监督进一步优化,客观性、精准性显著提升。
为指导带动市州人大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2月至3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4个市州开展协同调研,既从市州的角度检验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又向市州征求意见,完善省级层面评价指标体系。调研期间,调研组分别面向地方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人大代表、企业家、基层一线工作者召开“背靠背”座谈会,鼓励人大代表、企业家和基层一线工作者们畅所欲言,针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和期待,讲出真实想法,给出意见建议。
参与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明显感到,今年的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有理有据——省人大常委会在“智慧人大”平台推出了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化监督平台,从立法、依法决策、执法、司法、普法守法五个维度共337项指标对省政府及组成部门进行评估,依据项目的完成度、目标值进行打分,给出分值。
“通过数字平台,各执法部门的相关重要指标以数字形式形象地体现了出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大剑表示,委员们在评价各个部门时有了鲜明的比照和依据,这也让各部门感到倒逼依法行政的压力,明确下一步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如何落实好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卢乐云说,应该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的问题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谋划部署可行方案。
完成测评不是终点,工作改进才是目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龙朝阳建议,各部门要在今后的年度报告中,汇报一年来对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将暴露出的问题真正解决。
营商环境集中反映了地方政务服务和执法水平,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标。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祁圣芳建议,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法治政府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统一起来,让经营主体有充分的预期和安全感。
责编:伍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