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叮嘱湖南“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
3月7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湖南代表团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过去一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重点是做好“加减乘除”四道算术题。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图源 新华社
1
顶天立地的“高地建设”,
托起智造湘军的脊梁
长沙市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中大挖装配车间,机械臂在生产作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2月15日,湘江科学城各项目吹响复工复产的“冲锋号”,正全力以赴抢抓开局,确保尽快完成封顶目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 摄

2
“四梁八柱”产业棋局,
下出发展新维度
湖南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一场传统与新兴的“双向奔赴”,更是一盘谋定未来的“战略棋局”。
过去一年,湖南以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为根基,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突破,在产业转型的棋盘上精准落子,下出了一盘“老树发新枝、新竹节节高”的精彩对弈。
传统产业:新技术重塑“老字号”——
湘钢构建“5G+智慧工厂”,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通过节能降耗及提高良品生产率,带来年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高端刀具寿命提升3倍,让“工业牙齿”啃下国际高端市场。
株硬集团的智造车间。
优势产业:锻造“湖南制造”领先身位——
产业C位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全面开花,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50%;轨道交通装备裂变升级,从装备制造领域延伸至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中车株洲所储能系统出货量飙升至全国第一,轨外业务比重超6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生产车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新兴产业:以“跨界融合”打开增长空间——
岳阳乙烯炼化项目落地,投产后将带动下游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等产业链,实现“一滴油”到“一片森林”的跃迁;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用AI修复《雷锋》老电影,4K技术重现“千年简牍”,文化IP衍生品年产值破百亿。
未来产业:于“无人区”埋下颠覆性创新火种——
3
破译“4+4科创密码”,
激活创新基因
“4+4科创工程”由岳麓山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等“四个重大科学装置” 构成,正诠释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创新底气。
岳麓山实验室农大农科院片区项目。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文 | 谢卓芳 郑旋 王铭俊
责编:兰宇琪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湘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