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4日(通讯员 周靓 邬振 全媒体记者 李昆励) 当国漫顶流哪吒“邂逅”千年湘绣非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长沙县湘龙街道雅绣集湘绣艺术馆近日交出了创新答卷:通过数字艺术赋能传统针法,让荧幕中的魔童哪吒在非遗绣绷上重获新生,开创了非遗文创跨界融合的新范式。
(哪吒小夜灯 通讯员供图)
哪吒与千年湘绣上演非遗奇遇记
走进艺术馆展厅,一盏融合乱针绣技艺的哪吒小夜灯正演绎着光影魔法,前层刺绣与后层画作虚实相映,专利装裱技术让混天绫在暗夜中流动生辉。黑眼圈、丸子头的“哪吒”从荧幕走进现实,在一盏小夜灯上活灵活现,非遗湘绣迎来了与国潮顶流哪吒的“双向奔赴”。
“这是我们首次尝试用传统技艺乱针绣勾勒动画人物细节,结合手工绘画设计稿,将哪吒的飒爽英姿绣制于小夜灯之上。”主创者长沙市级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蒲宇凤轻抚绣面上跃动的“三昧真火”介绍:团队通过数字化设计优化图案细节,让小夜灯在夜间呈现立体动态效果。乱针绣技艺针法粗看似乱,实则乱中有律,利用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融合,刻画出带着三分倦意,略显稚气的国漫“顶流”——哪吒。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说哪吒‘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提起哪吒,蒲宇凤关不上“话匣子”,“我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出身,大学毕业后从事过1年多的游戏设计工作,对哪吒这样的动漫人物情有独钟,将自己喜爱的事情融合在一起,是一件乐事,也是对过去的一种留恋。”
“最后一针收尾,小夜灯亮起的刹那,哪吒似乎真的动了起来。”蒲宇凤笑着告诉记者,作品进行展示后,很多年轻人围着展柜讨论“要不要众筹敖丙”同款湘绣,“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复制过去,而是用今天的语言,让传统技艺成为新的潮流”。
老技艺与“新匠人”的破壁出圈
据了解,蒲宇凤从小在绣架旁长大,外婆与母亲均为湘绣匠人,自幼便耳濡目染的蒲宇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并学习了CG动画,尝试着将传统绣法与数字艺术相结合。毕业后,她回到湖南长沙,开启了守艺之路。
蒲宇凤创办成立了长沙雅绣集湘绣艺术馆,通过抖音直播、B站专栏等渠道,让千年湘绣以年轻姿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今她的核心团队主要都是“90后”,不仅创立了绣觉创意设计工作室,还开办了线下刺绣教学体验课程。
“非遗传承人本就是时空的织梦者,我只是在绣布上创造了平行宇宙的另一个哪吒。”蒲宇凤说,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这个角色,《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的时候想着,一定要做一个跟湘绣相结合的哪吒作品,“正如哪吒以莲藕重塑金身,非遗传承也需要脱胎换骨的勇气。”
(传统刺绣技艺结合手工绘画,展现哪吒的飒爽英姿。通讯员供图)
伴随着灯光亮起,小夜灯上,哪吒的混天绫化作丝线,风火轮映亮绣绷。传统技艺在跨界融合中完成了惊艳的文化转译,这或许揭示着非遗活化的新路径——用技术创新解构传统,以现代表达重构经典,让文化遗产真正“活”在当下。
责编:李昆励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