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顺利接受双侧人工耳蜗手术 8月龄宝宝将迎“有声”生活

2025-03-04 09:23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刘茜]
字体:【

8月龄宝宝将迎“有声”生活

3个月确诊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在爱耳日顺利接受双侧人工耳蜗手术

医生为汐汐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图/受访者提供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通讯员彭湘粤李雅雯长沙报道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也是人工耳蜗类耗材集采在湖南落地执行的第一天。

这天,患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的8个月大的汐汐(化名)结束了等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了双侧人工耳蜗手术。不久后,经过开机和调试,汐汐将过上和普通孩子无异的“有声”生活。

一个多月时就查出对声音没有听力反应

出生在岳阳的汐汐,一个多月大时跟随父母前往当地医院进行常规体格筛查。“当时就检测出来,宝宝的双耳对声音没有任何听力反应。”张先生回忆,在汐汐3个月大时,一家人带着她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了包括基因检测在内的更全面的检查,结果确诊为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

7个月大时,张先生带着汐汐复查并再次做了听力诊断。诊断结果没有变化——这意味着汐汐只能靠人工耳蜗恢复听力。

此后,张先生和家人不仅频繁向医生咨询治疗方法,还加入了病友群以知晓最新政策。“通过各家庭之间的相互交流,我们知道了在3月3日爱耳日当天,集采政策会落地,手术的费用会降低很多。我们很高兴能够成为第一批接受手术的患者家属,也很感激这样的好政策,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3月3日,人工耳蜗类耗材集采在湖南落地执行。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敏介绍,此次集采落地后,汐汐此次手术单侧耳蜗仅需5万元左右,集采前则需要33万元左右。同时,湖南省医保政策还能进行部分报销。

医生:应重视孩子出生时的听力筛查

黄敏告诉记者,人工耳蜗是解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配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有效医用耗材。

“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为2‰~4‰,每年新增先天性耳聋1.5万,其中有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需求的听障儿童也相应增加。”黄敏介绍,长期以来,较为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而今通过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手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将大幅提升,这具有深远的意义。

黄敏提醒,要保护好孩子听力,应重视出生时的听力筛查结果。“目前国家要求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以后必须进行听力筛查检查。如果第一次筛查未通过,要在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如果复查仍未通过,3个月内需要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干预。”黄敏说。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初筛通过了的宝宝,家长也不能因为当时的检查结果而放松警惕。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如家族中有耳聋患者、母亲怀孕时有过宫内感染、孕期使用过药物、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多胎妊娠、脐带绕颈、难产、剖宫产、出生时有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不论听力筛查是否通过,都必须要定期随访。

帮助更多患者“听得见、说得出”

据新华社电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价格项目统一整合为164项,指导各地规范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帮助更多患者“听得见、说得出”。

在人工耳蜗方面,为配合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实施,立项指南设立了“人工耳蜗适配”“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取出”等项目。其中,“人工耳蜗植入”将“耳蜗畸形”作为加收项,鼓励医疗机构为复杂病例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的治疗服务,充分反映复杂医疗技术价值。对于因感染、磕碰等原因导致植入体损坏或需取出的情况,“人工耳蜗取出”价格项目也提供了明确的收费依据。

在助听器方面,国家医保局调研了解到不少老年人因为助听器异响而放弃使用助听器。为此,此次立项指南专门规范“助听装置适配”“骨导式助听装置植入”“中耳助听装置植入”“助听植入装置取出”等价格项目。据悉,国家医保局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合理制定价格水平,促进医疗机构为听力减弱的老年人提供更加精细的助听装置植入和调试服务,更好满足不同类型听损老年人的就医需求。

在喉科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喉科技术成为改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如喉全切除术后辅助发音管植入,是喉全切除术后重新获得言语功能的重要方法,目前在国内仍处于推广阶段。为鼓励项目普及,立项指南设立“发音装置安装、发音装置取出/更换”项目,鼓励医疗机构为发音障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份医保局参考立项指南,制定全省份统一的价格基准,由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份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责编:刘茜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潇湘晨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