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龙灯”,点燃新春烟火

2025-01-31 07:5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朱倩萱]
字体:【

艾国华

寒风嗖嗖,穿过街巷,细雨如丝如缕。集镇外“百担坵”的干稻田里,稻谷早已收割,禾蔸也被铲除,松软的土地弄得平平整整。一场震撼人心的春节“炸龙灯”活动即将在这里上演。

天刚煞黑,“百担坵”的锣鼓声、号角声响起来了。吃过夜饭的人们不顾天气寒冷,拖着孩子,搀着父母,纷纷朝“百担坵”涌去。年轻力壮的则扛着大箱大箱的鞭炮,或开着装满鞭炮的小三轮直奔“百担坵”。外地来的游客人流如织,通往镇里的公路两边,车子摆了三四里路。

几百个手持火把的男女老少,将“百担坵”围出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圈,四周的田坎上、菜地边,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火光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人们的脸上满是激动和喜悦。记者、网红、博主占据最佳位置,手机、相机、话筒早已架好,无人机在高空来回穿梭。最抢眼的是“炸龙灯”的小伙子,左手拿着燃得通红的木炭,右手紧抓成卷的鞭炮,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噼噼啪啪的开场鞭炮声一响,头包红巾、身穿红衣、腰捆红布的男人们,手舞祥龙大吼一声,毫无畏惧地冲进“枪林弹雨”中。顿时,鞭炮从四面八方如流星般飞向巨龙,鞭炮声、锣鼓声、叫喊声响作一团,似山洪暴发,震耳欲聋。舞龙者冒着铺天盖地的炮火,在场子内狂奔,口里大声喊着“喔嚯”“喔嚯嚯”,把巨龙舞得翘首摆尾、腾挪跌宕。电光石火间,硝烟弥漫处,巨龙穿云破雾,四处奔腾。鞭炮狂轰滥炸,火把熊熊燃烧,“百担坵”上空一片通红,如果从高处俯瞰,好像给黑色夜幕烧出一个“大窟窿”。炮在空中炸,龙在炮中吼,观者越炸越猛,舞者越舞越勇,炮助龙兴,龙凭炮威,真是越炸越热闹,越炸越吉祥,人们在烟火四溅中享受鞭炮声和欢呼声带来的快感与激情。

“炸龙灯”这种独特的春节民俗,在我的家乡——辰溪县安坪镇流传了五百多年。每年春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各村都有龙灯到镇上表演,最出名的要数钟家人、新屋场、田家村、王家洲等村的龙灯。据传,“炸龙灯”最初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春节娱乐活动。过去,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自编自舞,自玩自炸,目的就是娱乐身心、宣泄情感。近几年的大型表演改由政府组织,更加安全有序,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看,大有“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之势。同时通过网络传播火爆出圈,成为了家乡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记得小时候,我们翁鸡坪村在每年过春节时,也要沿着瓮溪流域挨村挨户去舞龙灯,直到正月十五才“收灯”。我经常加入长长的舞龙队伍,跟着大人们走村串户、迎春送福。龙灯每到一个村子,就会先找一个空旷的坪地,沿最外圈绕场小跑一圈“扫场子”,然后接受一场严酷的鞭炮洗礼。长此以往,喝着“岩浆水”长大的山里人,锤炼出山一样的野性和彪悍。

在安坪,“炸龙灯”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这片土地勇猛顽强品格的热烈释放,炸出的是人们对传统的敬仰与传承,对困难的无畏与挑战,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炸龙灯”蕴含的团结、勇敢、奋进的人文精神,已深深烙印在安坪人心中,在新时代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责编:朱倩萱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