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其人

2025-01-21 11:1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袁刚毅

韩少功曾有名篇《聂子其人》,说的是作家聂鑫森,还解释孔子、庄子等古已有之,遂照乡下称谓法将聂先生唤作聂子。早先拜读这篇文章,左看右看写聂先生是个好人,10年前我亦碰到了一个好人,此文且“拿来主义”一回,将我碰到的这个好人,称为“范子”。

那么范子是谁?哦,他是我在毛泽东文学院第十四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的同学,姓范名诚。他足有180厘米高,宽肩,脑壳精亮,鼻梁上架副眼镜,声音低沉浑厚。

许是身材高大的缘故,他在上课时总是坐在课堂最后一排。我因故迟到了几天,加之课程安排紧凑,完全不晓得各位同学姓甚名谁,加之范子年纪明显大出同学不少,起初还以为他是老师呢。

鄙人生性内敛,实在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对那些颇谙熟络之道的同学很是艳羡。直到班上有几天组织到井冈山进行社会实践,这才与范子有了了解和接触的机会。

去井冈山的路程较远,班干部要大家相互表演或介绍,一则活跃旅途气氛,二则增进彼此认知。记得范子说了数个不荤不素的笑话段子,好像还和某个女同学唱了个现已记不清全名的歌曲,末了他还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惹得满堂哄笑。

印象中范子并非多言之人,但看得出他是见多识广之辈。抵达井冈山后,参观红军造币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里面有个百竹园的景点。不知怎的,与范子交谈起来,这才晓得范子年过知天命之龄,在湖南经视工作,曾任湖南电视台湘西记者站站长,怪不得他身前总搁着个硕大的照相机,着装与无冕之王的派头还是相符的。

后来到龙潭瀑布,范子张罗步行的一众人马或梯队、或环绕,为大伙拍了不少集体照,留下了山水之间的美好记忆。

结业典礼后,班生活委员对班费使用情况进行说明时,提到范诚同学的一个善举。原来班上有个尚在大学就读的同学,是范子替她缴纳了班费。

离校之际,范子又开车把我和湘潭的一位同学送到了汽车西站,他住在长沙,但总归要绕些道,这虽属些微小事,却省了转乘不便,真的要感谢他。

回了湘潭,不几日,在电脑上收到范子的QQ加好友信息提示,原来他把有关一些集体和我个人的照片一张张传输过来。看到这些照片,尤其是发现集体照大多少了范子的身影,有些许感慨,但他的影像却已定格在我的心底。

当下不少人总是埋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范子的所言所行至少让我认为这个社会并非全然如此。范子确乎人如其名,丝毫感受不到雕琢、伪饰的做派,为人诚笃。1985年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放弃省城的分配单位,志愿到艰苦边远的湘西工作,一待就是27年……借此无悔青春的选择足可见其赤子之心。

范子是沈从文研究专家凌宇先生的学生。据闻当年凌先生给学生讲“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说立功要靠平台靠机遇,不要勉为其难;立言要靠天赋才情,并非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做到,故而也不要过分追求;只有立德主要靠自己修为,希望大家都能在立德上下功夫,保证自己不为尘世污染,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彼时听说范子写过《崀山走笔》《本色凤凰》《阅读湘西》等书,其作品文笔质朴,叙事生动,被评论家贺仲明誉为“湘西深处的真挚心声”。后来又相继听闻他的作品多次获奖。2013年,范子赴长沙,任湖南广播电视台高级文学编辑,业余继续用他独特的视角与方式描摹湘西,为湘西留影,讴歌湘西乡土文化,随后又陆续出版《吊脚楼下的湘西》《凤凰:那些人,那些事》《吾乡吾土》等散文随笔集,我亦大多购阅。前年已是中国作协会员的范子退休了,仲夏之际,陪同朋友到湘潭齐白石纪念馆参观,又到我工作单位赠给我其新著《杨岳斌传》。

毫不夸张地说,范子创作上很勤奋,可谓将凌宇先生的话入脑入心,无负老师教诲。看了他用人品写就的书,让我更感受到社会中汩汩涌动着的一股暖意。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范诚,原湖南广播电视台一级文学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