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巡查,排查范围延伸至堤脚150米开外——“水位不退,我们不撤”

2024-07-08 07:22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张佳伟 郭朵朵] [编辑:刘茜]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郭朵朵

7月7日,晴空万里,遭受10多天暴雨侵袭的南洞庭湖却暗流涌动,多处水文站水位依旧处于警戒水位以上。

“雨天不垮,晴天垮;涨水不垮,退水垮;晚上不垮,白天垮。”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定律,位于南洞庭湖区域的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张家塞乡两个乡镇近千名党员干部,坚守堤坝排查处置险情。“管涌等险情,只要我们排查足够仔细,它‘悄无声息’地来,我们依旧能把它‘击退’。水位不退,我们不撤。”张家塞乡党委书记郭湘龙说。

茈湖口镇三面环水,绵延32.78公里的堤坝,一眼望不到头。当天上午,茈湖口镇堤坝上,南洞庭湖保护区资阳管理局副局长舒志宇带领5名队员在巡堤。6人一字排开,两人在内坡、两人在外坡,舒志宇和敲竹梆子的陈德环在堤上查看。“邦、邦、邦、邦。”陈德环每走一段路敲4下,意在向堤内村民传递“平安无事”的信号。

舒志宇等6人巡查的那一段长约2.5公里,每天巡查4次。“我们这一组和其他3组队员实行‘4班倒’,也就是这一段一天巡查16次。茈湖口镇将32.78公里堤坝划分成13段,每一段的巡查排险都落实到人。”舒志宇说。

每天16次巡查还不够,茈湖口镇在每一段堤坝各组织50人,间隔3米一字排开,从堤脚向外延伸150米进行拉网式排查,早晚各一次。

7月5日晚,巡逻队员在邹家窑村段,发现一处管涌,泛水带沙。

巡逻队员立即上报,镇防指技术员以及30名党员干部、村民投入险情处置,采用筑反滤体的方式,防止涌水带沙。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化险为夷。

在巡堤的过程中,记者看到每两段堤坝就有1个库围,储备着鹅卵石和装袋的沙子。目前,茈湖口镇共有7个库围,储备1.2万袋沙;同时准备了16台车和2条船,以车船代仓;还准备了7台挖机用于抢险,确保发现险情半小时内人到物到技术到。

由于巡堤查险细致,事故处置得当,10多天来发生的8起管涌、电排渗水,都有惊无险。

和茈湖口镇一样,张家塞乡的党员干部也时刻保持警惕。张家塞乡有南洞庭湖堤坝24.77公里,分西线和北线,电排、穿堤建筑物比较多,守堤人员6月26日晚上堤后,一直坚守岗位。

北线堤坝外坡,大风吹拂,浪花拍打堤岸,相较于西线风浪更大。“我们有信心战胜这一次洪水,不管是巡查还是物资储备,都做到位了。”乡党委书记郭湘龙说。随着水位缓缓下降,大堤外坡逐渐露出水面,这几天,他组织人员对外坡进一步清杂和巡逻,以防出现滑坡。

张家塞乡的巡堤人员还对堤内水塘插尺测深,标定水位。通过观察水位变化,可及时发现险情。

责编:刘茜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相关专题:湖南防汛抗灾在行动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