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虢灿
2004年进入长沙岳麓交警大队,当了20年交警的张迪仁还记得,刚进入警队的装备是“两白”——白腰带和白手套。现在,光是别在腰间的就有“八小件”,更不用提酒精检测、噪声监测、执法记录仪等其他执法设备以及拥有“黑科技”的鹰眼铁骑。
道交法实施的20年里,社会发展迅速,机动车大幅增长。以长沙为例,截至2024年4月底,长沙机动车保有量385.18万辆,汽车保有量350.97万辆,驾驶人438.82万人。在庞大的机动车数量前,交警部门的执法装备、执法方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便捷高效】
接处警从层层传达到以秒为单位赶赴现场
5月13日早高峰,长沙福元路大桥上,一台小车不慎追尾前车,两车司机下车查看后,双方迅速达成共识——后车司机赔偿200元,从事故发生到转账到账仅有1分钟。后车驾驶员把行车记录仪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引发大量网友点赞。此举也引来长沙交警点赞:“文明、快速,没有造成拥堵,值得学习。”
“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推行多年,观念深入人心,从一种便民执法手段成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识’。”长沙岳麓交警三中队民警张迪仁介绍,营盘路过江隧道西往东方向是该中队的辖区。多年前,每当发生事故,总有驾驶员固执地原地等交警到现场处理,或者打电话叫朋友来帮忙看现场,不但造成拥堵,还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现在我们接到事故处警,有的驾驶员只需要简单指导就能通过‘交管12123’进行视频快处,还有的驾驶员自己拍好事故照片,把车挪到了隧道东口安全位置,等我们过去。”张迪仁说,2004年进入岳麓交警大队,他见证了道交法实施这20年长沙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市民法治意识、文明出行意识的提升。
“以前河西枫林宾馆前面有个转盘,那时候摩托车最多,其中无牌无证摩托车不少,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时有发生。”张迪仁说。随着道交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尤其是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23号令 )实施,加大对涉号牌交通违法打击处罚力度,驾驶摩托车需要考驾驶证、摩托车也要买保险成为共识,摩托车交通违法和交通肇事逃逸大大减少。
张迪仁还记得,刚进入警队的装备是“两白”,即白腰带和白手套,而现在,光是别在腰间的就有“八小件”。“以前发生事故,受限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从接到报警起,光是层层传达就耗费不少时间,而现在,出警是以秒为单位,越快处置,道路越快恢复畅通。”张迪仁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已有一半以上轻微交通事故的驾驶员通过“视频快处”完成定责,当事人只需通过“交管12123”APP就能在线视频报警,配合接警人员视频取证后就能将车开走,不用交警赶到现场,目前“视频快处”事故平均处理时长已经缩短到5分钟。
(5月17日,长沙市望城区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调处中心,法官王科(中)正组织代理律师(左)与保险公司进行事故调解。)
【联动处置】
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调处
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受伤,不管责任怎么划,先打电话“摇人”。“谁闹谁有理”“谁弱谁有理”这样的状况在多年前并不罕见。而现在,发生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后,交警、保险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等多部门及时联动高效处置。有律师直言,随着群众法治意识提升,在大量的交通事故中,律师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更多的是帮忙跑腿。
5月17日,长沙市望城区交警大队122中队办公楼,几个人拿着资料在等待。办公楼前还挂着望城区交通事故调解室、望城区法院交通巡回法庭以及望城区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调处中心几块牌。
“法官你好,保险公司要我签这份协议,说是给伤者垫医药费,我要不要签?”驾驶员刘某拿着两张打印好的纸问法官。今年2月,刘某开车撞到行人,交警认定刘某全责,伤者已经经历过一次手术,现需要第二次补颅手术,需由他投保的保险公司垫付12万多元支付到医院用于伤者继续抢救。尽管保险公司告知可以签,但他坚持找法官问一问。
面对刘某的询问,望城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庭长王科耐心解释了协议的作用,刘某签下名字,将预付协议交给了现场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
【简政便民】
交通事故处理,进一个门办完事
望城区法院作为湖南最早的一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试点法院,在启用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平台”中,对部分交通事故案件可线上采集当事人及责任认定信息,还能进行理赔试算、在线调解、司法确认调解协议、一键理赔等。由交警、司法局调解室、法院交通巡回法庭组成的“三位一体”解决交通事故纠纷的模式,当事人不用四处奔波。人保财险、平安保险、国寿财险等5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轮值接待调处工作。
人保财险公司人伤跟踪岗工作人员伍沐阳介绍,比起保险公司,部分当事人对交警、人民调解员、法官更加信任,当事人更愿意来调处中心,遇到疑惑可以现场咨询。保险公司也愿意选在调处中心协商,效率更高。当事人少跑腿,协调透明高效,多方共赢。
最近几年,尤其是2019年长沙试点统一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以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同命同价”实施后,律师在大部分交通事故中起的作用在降低。“一方面是道路环境更安全,交通事故尤其是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当事人法律意识提高,伤者能得到哪些赔偿,赔偿采用什么标准,在调处中心墙上挂着的表格中一目了然,还能通过调解平台来测算,有争议的地方很少,律师更多的是跑跑腿。”一名律师表示。
案件调解成功,部分当事人不放心,还会申请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当事人不用多跑一趟,交通巡回法庭法官可当场作出裁定书,确认调解协议有效。2023年,该调解中心调处案件465件,其中102件进行了司法确认。即使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者调解没能成功,也能在同一地方提起诉讼维权,真正做到交通事故各方“进一个门办完所有事”。
近年来,公安交管部门深化简政便民,深入推进互联网+交管业务,先后推出“一证即办”“跨省通办”“网上快办”等公安交管改革措施,大力推动交管业务“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公开办、不见面办”,车检难、驾考难、进城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