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刘文 见习记者 谢佳燊
文学照亮生活。5月23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期间,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系列活动开讲,湖南省作协主席、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者汤素兰为300余名中小学生、文学爱好者分享创作经验,讲述文学的魅力。
现场,汤素兰围绕“观察、想象、情感、故事”等关键词,介绍自己的童话故事创作源泉,让在场的师生享受了一场童话创作的文化盛宴。同时,她也鼓励大家“向周立波、王蒙等前辈学习,学习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养分的优良传统,争做人民的学生。”
【谈创作】
观察、想象、情感三大法宝
坚持写作,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因为总有选题枯竭的时候。
写什么、怎么写?汤素兰通过一个个故事生动自然地呈现了“观察”、“想象”、“情感”这三大写作法宝。
首先,要练就观察的本领,要肯下功夫、多观察、会发现;其次,要张开想象的翅膀,能够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
写作必须情感真挚,只有注入情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动人心者,莫过于情”“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之心”。
“保持对万物和众生的——理解、同情、怜悯。”汤素兰勉励孩子们,爱生活,爱艺术,爱世界上一切可爱的,也希望世界变得更加可爱。
【谈灵感】
经常会像小孩一样胡思乱想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汤素兰就坚守着儿童文学阵地,守护着童年梦想,为无数孩子编织着美丽童话,是孩子们心目中最亲切的“笨狼妈妈”。
在她的笔下诞生了笨狼、小朵朵、红鞋子、木里、田犇等经典童话形象,其中,纯真可爱的笨狼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桃江县桂花园小学1803班的文晓宇最喜欢的也是“笨狼”。现场,他好奇地问,“汤老师,您是如何写出这么多让我们喜欢的童话故事的呢?”
汤素兰告诉他:“只有在大量阅读其他童话故事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的童话故事和属于自己个性的风格的作品。”
“我虽然是个大人,但我还比较有童心,我也经常会像小孩子一样胡思乱想。”汤素兰还跟孩子们聊起了自己儿时的趣事:“我小时候特别害怕考试,每当考试的时候,我就幻想各种可能的事情发生,比如,看见老师抱着试卷从教研室走过来,我就会想,来个龙卷风就好了,把试卷刮走。”
“我的很多童话故事都来自于‘白日梦’。”汤素兰笑着说,吃榛子剥壳麻烦,就想象有一只松鼠专门剥壳,还专门给朋友打去了电话,请他明年给我寄榛子的时候,顺道寄一只松鼠过来。“当我打开快递的时候,一只松鼠跳出来说,笨狼妈妈你好,我来上班了,我的工作就是替你剥榛子。从此以后,我们就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童话故事。”
“所以,大家不妨多点胡思乱想,发发呆。”汤素兰风趣的回答,把观众都逗笑了,掌声连连。
【谈童年】
文章最早“发表”在墙壁上
桃江文化底蕴深厚。1996年4月,在桃江县教育局的倡导下,由教研室牵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校园文学社团体——桃江县中小学文学社联合会。
在该联合社的引导下,当地“凤凰山”、“ 淘金”、“ 小荷”等20多家文学社先后获评全国“百优”文学社、湖南省“十佳”文学社。
这些文学社也成为孩子们的文学启蒙地,有孩子跟汤素兰分享喜悦:“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文学社,非常开心。”汤素兰由衷为孩子们感到开心。
近40年来,汤素兰发表了无数作品,但最早的一篇其实是“发表”在墙壁上。“由于作文写得好,老师就把那篇作文撕下来贴到了墙壁上,这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
汤素兰的童年生活是在很偏僻的农村长大,她坦言,童年生活对其后来的写作影响特别大,恰恰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里,让她常常在想,山的外面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她爱上了读书,通过阅读,接触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在阅读中也突破了自己的想象力。
“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汤素兰说。
责编:刘茜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