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危到康复 他们为生命搭建绿色通道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中心中西医融汇贯通,为脑病患者精准高效治疗
制图/易昊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学术带头人。
该院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中心专家团队正在查房。均为医院供图
徐媛 黄娟娟 陈双
暖阳冬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前流淌着细碎的金辉。病人的痊愈,尤其是生死一线后的重生,对于家庭来说,是凛冽寒冬中穿过层云的一道光束,治愈了冬季,也给家庭带来了希望。
64岁的李先生是该院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中心众多受益者中的一位,一天晨练时他突然出现语言和肢体障碍,被紧急送至该院急诊后,医生第一时间予以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恢复如常,没有遗留瘫痪后遗症。他感叹自己的幸运:幸亏从“送医”到“溶栓”没有耽搁分秒,否则真不知道如今会怎样。
脑卒中救治,被称为“时间就是大脑”,因为每延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中心联合多学科力量,实现无缝衔接,打造出一支专业的脑病急救团队。患者从病危到康复,医院特色的中医经典疗法与西医治疗融汇贯通,医务人员用精准的治疗,让患者继续拥有幸福健康的生活。
打破壁垒
绿色通道无缝衔接
多数人谈癌色变,往往忽略了发病迅猛、即刻可以夺走性命的急性脑卒中(脑中风)。如果治疗不及时,血管一旦堵塞,细胞就会缺血凋亡,错过黄金抢救期,即便抢救成功,半身不遂、进食障碍、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也让患者痛苦不已。
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天约有2.5万人患脑卒中,每年约500万人死于脑卒中;中国卒中患病率>336.3/10万每人,是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与疾病战斗,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中心,有一支“24小时×7天”在线、全年无休的硬核部队。生死时速、撼人心魄的脑卒中急救场景,常常在这里上演。
“滴嘟、滴嘟……”清晨6时,120救护车飞驰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市新开铺的曾先生突发急性脑卒中,此时卒中救治小组成员早已准备就绪。曾先生到达急诊科的第一时间,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立即联合会诊,随后第一时间到影像科检查,决定是否溶栓或介入治疗。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周德生介绍,不论在哪个时段,卒中病人都拥有拍CT、核磁的优先特权,影像科医生24小时待命,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影像报告,如考虑颅内大血管闭塞,可尽快完善脑灌注成像检查,使得整个绿色通道做到无缝对接,为急性脑卒中患者争取最短的、最高效的救治时间。
曾先生在入院20分钟后顺利完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静脉溶栓术”,他先检查治疗、后补缴费用,术后第一时间经针灸、中医药的康复治疗,5天后曾先生得以恢复,步行出院,无后遗症。
“要牢牢把握一分一秒,需打破原有分科治疗的壁垒。”周德生介绍,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集合脑病一科(神经内科)、脑病二科(神经外科)、急诊科、针灸康复科、影像科的优势力量,以绿色通道卒中中心建设为抓手,从患者急诊入院评估及多学科专家会诊,至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不超过60分钟。同时,与本地区急救中心及卒中防治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以便有效接收、及时分诊和处置救治转运至该中心的脑血管病患者。
中西医融合
卒中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是该院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学术带头人。他研制的“安神定志汤”曾供给“神十”航天员,纳入了“伴飞神十,圆梦天宫”项目,孙老从事中医临床诊疗50余年,是中医内科、脑病、肿瘤、脾胃病、妇科等疑难杂症的专家。
孙光荣指出,中医药的五大特色在于: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天然化的用药取向。
“在卒中的临床诊疗中,可以依据‘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的中医辨治六步程式,采用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致中和的方法进行治疗。”孙光荣教授表示。一组数据彰显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神奇效果:近一年来,卒中中心收住院病人6580例次,包括卒中病人2400余例次,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其中,吞咽困难、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卒中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卒中死亡率下降了26.4%。
卒中的防与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参与,传统中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81岁的彭奶奶突发大面积急性脑梗死,尽管患者年龄大,家属仍能积极配合神经外科取栓治疗。之后医护人员根据彭奶奶的情况辨证论治,予以中药活血荣络汤、循经按摩、针灸康复、高压氧舱等治疗,经过1个多月精心疗护,彭奶奶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能够运动,家属惊喜地看到彭奶奶自行下床行走出院。
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占伟介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及时介入治疗,开通阻塞血管,就可以避免严重的脑血管后遗症的发生。但取栓治疗围手术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再灌注损伤、脑血管痉挛、血管再狭窄等,西医的治疗方法有限,因此多学科合作非常重要。充分发挥中药、针灸、康复等各种优势,应用综合的“卒中中西医结合全程干预模式”,这种全程救治方案大大提高了脑血管病临床疗效。
小小一根银针,承载着生命的密码。针灸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娄必丹介绍,针灸是极具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亦是最主要的中医康复项目。针灸早期介入脑卒中的目的主要是醒脑开窍,改善元神之府的失用状态和肢体的废用状态,促使患者各项功能尽早恢复。对于轻到中度的患者,发病后24小时即可进行针灸治疗,不仅能促进卒中患者主要症状如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等功能的康复,而且能有效改善失眠、抑郁、认知障碍、呃逆等一系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症状。
未病先防
打造全程干预模式
治未病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孙光荣强调卒中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全过程。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心理等“卒中中西医结合全程干预模式”。
未病先防,着眼于平时的养护,未雨绸缪,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卒中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中医体质调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形成发生;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及早发现卒中出现的先兆,把卒中先兆消灭在萌芽状态;已病防变,把握卒中的传变规律,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阻止疾病的发展、蔓延、恶化,整合中西医各种方法辨证治疗,防止传变;愈后防复,在卒中尚未复发的稳定期或间歇期,使用中成药、针灸康复进行巩固性治疗,防止复发。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中心的全程干预模式充分发挥了中药、针灸、康复等各种优势,提高脑血管病临床疗效。
为锤炼出更闪亮的金字招牌,医院从多方面多角度系统、全面地进行建设。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学术带头人湖南省名中医陈新宇教授,在辨治卒中疑难重症方面应用经方经验丰富,他强调做实中医内涵,做强综合能力。湖南省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负责人,神经内科主任周德生教授强调卒中诊疗要在中医脑病学基础理论上发展中医特色。
该院朱镇华院长亲自挂帅,制定医院脑病中心规划、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中医药特色技术;打造卒中中心组织化管理的医疗模式,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方法,如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在学术交流方面,注重反思,每月开展总结自评交流,重点案例与疑难案例定期请外院专家参与点评;患者诊疗方面,名老中医指导,从第一时间开始,全程中医药特色技术干预,多学科会诊,医、护、技共同查房。
挂靠在该院的湖南省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经过4年的建设,临床、科研、教学等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于2021年10月通过湖南省科技厅验收。周德生教授的“脑藏象理论构建及中风病辨治应用”获2020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章薇教授积极推广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广泛应用于卒中的各期治疗过程中,获得患者不断的好评。
来源:长沙晚报
责编:洪晓懿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