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宽粉、衡阳鱼粉、湘潭原味粉、常德牛肉粉……湖南14个市州上百种粉,分别拥有自己忠实的“粉丝”。
5月1日至5日,第二届“米粉大擂台”在长沙芙蓉区的湖南米粉街举行,掀起“嗦粉”热潮。
米粉盛宴后,更多人开始思考,湘味米粉如何飘香全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螺蛳粉为什么这么火?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时说:“很惊奇!小米粉大产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搞出这么大的规模来!”
“疫情带火了两种食物,螺蛳粉和火鸡面。”湖南湘楚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庆林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3年内跑出百亿市场,螺蛳粉为什么这么火?
网聚资本副总裁王璞认为,原因有两点:
一是政府支持,专门开辟产业园区;
二是螺蛳粉从线上切入,跑入方便食品赛道,躲避了疫情对线下传统餐饮门店的冲击。
湖南米粉还有机会吗?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螺蛳粉线上品牌声量大,但线下门店不多,湖南米粉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生产方便运输、保质期长的方便速食产品,从线上发力,也成为不少湖南米粉企业的共识。
霸蛮创始人张天一告诉记者,后疫情时代,吃的生意变成了保质期的生意,餐饮与零售结合、到店与到家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将成为湖南米粉产业突破的机会。
去年疫情期间,霸蛮发力销售半成品产品。目前,其零售收入已占企业销售额大头,并在持续扩大中。霸蛮在盒马、大润发、美宜佳等全国商超,铺设了近4万个半成品产品终端。
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去年2月起,霸蛮全员转型直播主播,电商业务增加4倍,去年3月,销售数据便恢复到疫情前的150%。
湖南米粉,墙外百花齐放
湖南米粉呈现出墙内花团锦簇,墙外百花齐放的态势。
从上图可以看到,目前门店靠前的五谷渔粉、三两粉、四有青年等,发源地和主要分布均不在湖南。
在省外发展湖南米粉,可以迅速找到差异化竞争的蓝海市场。
广东三两粉董事长成新根说:“广东人吃什么都追求新鲜,我们就主打新鲜招牌,米粉全部现做。”
湖南米粉品牌在省外,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远在北京的湘人龙记长沙老手工米粉运营总监昌军感慨:南粉北面。门店为了留住正宗长沙味,米粉均是从长沙空运至北京,供应链成为企业面临的大问题。
“北方是米粉的潜在市场,希望有上游加工企业能去北方生产米粉!”昌军发出呼吁。
“湘粉出湘”,如何突破?
5月5日,“嗦粉 说粉”米粉产业峰会暨第二届湖南米粉大擂台颁奖典礼上,米粉产业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湖南米粉产业化发展的痛点。
如何实现标准化生产?省外同行伸出援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桂林三养易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经理刘欣说:“企业目前生产的无添加鲜米粉,常温之下能保存12个月,可为发展连锁门店的湖南米粉企业提供原料解决方案。”
广州市仟味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李明说:“公司能帮企业将其独特的高汤配方形成标准,便于连锁化经营,并通过多种高汤配方,帮传统米粉门店迅速引入时下流行口味,迎合消费者需求。”
突破痛点,“粉二代”有他们的想法。
矮子粉店、刘聋子、民间沙水……湖南米粉迎来的“粉二代”接班人,为米粉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香港人许世钦说起湖南米粉来头头是道。作为长沙女婿,2016年,他接手岳母娘家的民间沙水粉面馆,成立沙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在收银、供应链、顾客管理等系统深度合作,用大数据,将这家传统老店经营得风风火火。
眼下,民间沙水成立子品牌小沙水,将300至500平方米的店铺缩小至30至50平方米,开在写字楼里,用标准化的供应链系统,提供口味稳定的米粉轻快餐,今年预计开设10家门店。
抱团发展,创建湖南米粉品牌
“江西6月要举办第一届中国米粉节,前阵子他们来长沙招商,我深有感触。” 沙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许世钦说。
他说,江西米粉已注册统一标识,而湖南米粉产业的力量还十分分散。
这一情况或许将很快得到缓解。
大湘菜报记者 周佳珉 摄
长沙市米粉行业协会表示,长沙米粉目前已在筹备建立长沙米粉地理标识。
第二届米粉大擂台结束后,组委会将联合多方调研,整理出“湖南粉面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为湖南粉面产业的全国品牌打造奠定理论基础。
“湘菜已经火爆全国,湘粉能否借湘菜出海,迎头赶上呢?”不少湘味米粉的负责人在思索。
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湖南米粉能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一样,遍布全国。
作者 | 黄婷婷
责编:潘华
来源:侃财邦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