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湘自然历丨喜鹊上树,变什么斑鸠?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小满第6日
冷热适宜的天气,在长沙烈士公园走一走,时不时就能见到山斑鸠,它们总是结成一双一对,红色脚爪小步快速前行,边走边觅食,棕灰色小脑袋摆动灵活,一察觉有人靠近,便鼓动两翅飞走,又在稍远处着陆,始终保持一个它们认为安全的“安全距离”。
斑鸠,这个名字对于长沙人来说,从小就熟。长沙有首流传很广“无厘头”童谣:
月亮粑粑,豆里坐个嗲嗲,嗲嗲出来买菜,豆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杂糍粑,糍粑跌得井里,变哒蛤蟆,蛤蟆撑脚,变杂喜鹊,喜鹊上树,变杂斑鸠,斑鸠咕咕咕,和尚恰豆腐……
童谣里的“斑鸠”到底长什么样?其实,斑鸠是个笼统的称谓,其下分多种,外形、叫声、生活习性等都略有不同。在湖南,最常见的是珠颈斑鸠和山斑鸠。
珠颈斑鸠和山斑鸠区别,主要在颈部。珠颈斑鸠后颈有宽阔的黑色羽毛,其上满布白色点状细小珍珠状斑纹。山斑鸠后颈有黑灰色羽毛,其上布有黑白相间的条状斑纹。
夏季,到了山斑鸠繁殖期,它们会寻找食物丰富之地筑巢窝育。可是,山斑鸠筑巢的水平太有限了,随意拣一些枯树枝叠放成不规则盘状,结构松散,内里不衬软草,看来既不美观也不舒适。
雏鸟在简陋的家里出生、长大,不足一个月就可以出窝。繁育期结束,山斑鸠一家会抛家远行,不断扩大觅食和活动的范围。
【小名片】
山斑鸠,鸠鸽科斑鸠属鸟类。体长大约30多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覆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
山斑鸠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主要吃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草籽、嫩叶、幼芽,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绿豆、油菜籽、幼小螺蛳等,有时也吃鳞翅目幼虫、甲虫等昆虫。觅食多在林下地上、林缘和农田耕地。
文/彭雅惠 图/张京明 设计/周圆 智库/张志强 统筹/周月桂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