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德荣 聂沛
通讯员 肖力元
清理水塘淤泥、修缮水渠、硬化通组公路……12月2日,衡南县三塘镇大广村多处工程在抓紧施工,忙碌的村民们有说有笑,携手协作,一派和睦。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大广村党总支书记刘英国感慨地对记者说,过去一段时间,想要在村里搞项目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拿修路来说,有的村民因为公路修到别人家门口,没修到自家门口,便不理解、不支持村里的工作,有的还跑到施工现场闹事,妨碍施工。
变化来自村里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近几年来,大广村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即村党支部提议、村支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并切实做到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民主决策到位、民主议事规范,大广村后来没有再出现阻工等现象。“过去闹喳喳,如今笑哈哈。”刘英国介绍,一些曾经阻工、闹事的村民现在成了村里的保洁员、宣传员,一心支持村里发展。年逾七旬的村民老莫,以前是典型的“顽固派”,现在他的保洁工作是全村做得最好的。
自去年起,大广村还借助县里开展的“屋场恳谈”活动,每月在各村民小组召开屋场恳谈会,听取各组村民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深受村民好评。
乡村治理越民主,乡村发展环境也就越好。大广村蒸水湾生态农业种养合作社负责人欧全对此深有体会。
“刚回乡创业时,我发现村里都是泥巴路,不仅出行不方便,产品也不能及时运出去,我就向村里建议将路面硬化。”欧全说。
欧全的建议得到大多数村民认同。村里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发动乡贤积极捐款、向镇里申请项目资金,很快对村里主干道进行了硬化。如今,村民出行方便,来村里果园体验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民主决策坚定了欧全扎根乡村发展的信心。“无论是谁,只要提的建议合情合理,村里都会认真考虑。现在,我在大广村的归属感越来越强了。”欧全说,今年他还流转了30亩地搞稻田养虾。
刘英国说,村里已涌现欧全这样的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10余人,热心公益事业、大力支持村里发展的乡贤30余人。
搞好乡村治理,还要靠法治来规范村级事务处理,约束村干部、村民行为。为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大广村设立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利用调解纠纷、召开村民会议等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不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村干部法治化服务水平。还聘请司法工作人员担任法律顾问,指导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审查村委会工作决议、经济合同等。
近3年,大广村无一例矛盾纠纷上交,无一宗诉讼案件,无一起群体性上访,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衡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