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乡村建设基层行】联兴村:公平透明换来“和谐自治”

2020-12-14 06: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龚雅丽 肖星群 廖鹤松]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龚雅丽 通讯员 肖星群 廖鹤松

第三季度农村特困分散供养花名册、农村低保花名册、宅基地审批对象……12月7日,走进涟源市蓝田街道联兴村,只见村务公开栏整齐张贴着与村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据介绍,这些内容也会第一时间在网格微信群、各村民小组微信群公示,让村民知晓。

“对村里低保户享受原因、保障类别、保障金额等进行公示,让真正需要国家政策帮扶的村民得实惠,也让被剔除名单的村民没话说。”蓝田街道驻联兴村帮扶第一书记谭达说,“这样,村民不再觉得村干部优亲厚友,偏袒谁,大家心里都没有猜疑和杂音了。”

联兴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共有532户2282人。近年来,该村无一例矛盾纠纷上交,无一宗诉讼案件,无一起群体性上访,2017年获得“全省法治示范村”后,又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殊荣。

“这一切都离不开村民信任与法治乡村建设。”村支书周荣强说,村里陆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各种事项有章可循,公平透明,人人守法、用法观念不断提升。

对于一些扶贫产业、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村民关注度高的项目,不论事项大小,联兴村都会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村支两委依法办事,并发挥村民自主性,让项目受益的村民小组派出代表,管钱管物,商议着办。

“村支两委只负责申报项目、矛盾调处、填报资料等工作,权力运行一律‘阳光操作’。”已经连续三届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周克贤说。64岁的周克贤为人正直公道,是由40多名村民公推出来的“村纪委书记”,代表村民行使监督权。该村还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村里每花一分钱都按照程序做到公正透明。

村干部做到清清白白、公平公正,在村民中威信大增,村民也慢慢转变观念,有矛盾纠纷直接找村干部。

村民周裔东和周裔才因为房屋地基问题近来结怨,当事人并未争吵,而是主动找到村干部。村委会主任周营福立马到现场查看,仔细询问纠纷源头与事情经过,找到症结点,将矛盾化解在村民家门口。

“我们邀请专家到村里进行微宣讲,派法律顾问在村里‘问诊’。”为了强化村民遵纪守法观念,联兴村一方面通过屋场会、村村响、微信群等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在微信群开通“民意直通车”,了解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接受村民“吐槽”。对于在走访中摸排到的矛盾纠纷,村支两委主动出击化解矛盾,做到“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

“联兴村积极探索乡村自治新方式,为街道民主法治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蓝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杨说。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专题:法治乡村建设基层行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