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鲁融冰 通讯员 周亚黎
在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苏家堆村,只要不下雨,村文体广场便成为“流量”汇聚地。在这里,女人们翩翩起舞,汉子们“撸铁”健身,长者闲聊家常,孩童追逐嬉戏,一派欢乐和谐。记者近日到访,恰好遇到桃源县鼓书协会会长、苏家堆村村民张成辉在表演桃源大鼓,十分精彩。
“国家有道天下安,家庭有道子孙贤。治国先从治家起,以德育人重如山……”只见60岁的张成辉站立台中,挥舞鼓槌,时说时唱。他创作的《病床前的牵挂》,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述说涉毒青年明全浪子回头的故事,村民们听得入迷。
苏家堆村位于226省道常桃路中段,是个汉、维吾尔、回、土家、瑶等族聚居的民族村,总人口约2700人,村干部仅有4名,村情较为复杂。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倡导村民自治共建,先后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法治示范村。
村党总支书记王治刚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村里把鼓书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作为普法宣传的重要手段,搭配“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及横幅标语等,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民主法制深入人心,形成村干部带头遵纪守法,村民平时学法、遇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风气。
村里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随时接受群众咨询,为大家释疑解惑;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了村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为全村治安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群众法治意识增强,文明新风劲吹乡野。对身边的矛盾纠纷,大家都愿主动站出来,争当“和事佬”。今年10月,村民苏某驾驶的三轮摩托车,因上坡时溜车失控,撞到艾某的房屋。见问题不大,一心赶路的苏某准备驾车离开,被艾某拦了下来,双方发生争执。周边群众自发上前,你一言我一语,耐心劝说。等村干部闻讯赶到时,苏某与艾某已握手言和。
近些年来,苏家堆村和谐氛围不断提升,村民“遇事先闹”现象基本杜绝。2015年,黔张常铁路建设需占用村里耕地37.6亩,征拆房屋7栋;2016年,沅澧快线4号大道开工,需征地181亩,拆迁房屋11栋。与相邻乡镇相比,由于土地性质差异,土地补偿价格每亩相差7000元。但苏家堆村的村民们遵纪守法,积极配合国家建设,没有发生一起阻工事件,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得益于良好的法治环境,苏家堆村各项产业蒸蒸日上。村里蛋鸡养殖、粮食种植及加工、物流业等发展很快,不仅让村民享受分红,还提供了近50个就业岗位,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5万元。如今的苏家堆村,田园风光迷人,村民生活富裕,乡风和谐淳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进。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