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长沙讯 长着牛尾巴的老虎,发出狗的叫声,神采奕奕的白猿,还有打得难分难舍的异兽,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个提着三首山神头颅的长尾猿蜼……
《山海经》所记载的这些异兽,成为中国神话形象的重要源泉。如何让当代读者,特别是小朋友领会《山海经》的文化内涵,进而读懂中国神话?11月1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长沙图书馆举办《山海经绘卷》新书发布会,与会专家与读者一起就此展开对话。
《山海经绘卷》是在画家黄煦然的《山海经》水墨长卷的基础上,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重述的《山海经》故事。
黄煦然坦言,自己很早就垂青于这部古老奇书,被书中那些千姿百态的奇异形象所吸引。她通过有条不紊地安排这些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使画面在流畅的铺排和叙事中呈现出《山海经》所特有的神话语境。
在活动现场,专家们对《山海经绘卷》给予高度评价。“黄煦然与汤素兰的相遇,成就了这本精美的《山海经绘卷》。”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吴双英认为,黄煦然为读者更加直观地看到了《山海经》的神奇和神秘,原始和荒诞,看到《山海经》所记载的山水、植物、异兽。这样一幅长卷,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神奇瑰丽、率真稚拙的纸上山海图。同时,吴双英表示,作家汤素兰以她对《山海经》的理解,重新解读了一般人很难读懂的《山海经》,帮助小读者走近《山海经》,读懂山海图。
据悉,《山海经绘卷》以风琴折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眼前,全书按照古籍的排版方式,文字采用从上往下、从右往左书写规格,全书展开后约为7米;异兽图的设计精致大气,颇有一种传统和古典的味道。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红叶认为,《山海经绘卷》在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或隐或显的历史地理知识方面意义非同一般,这本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进读者们的内心,对于激发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十分有益。同时,神话不仅能滋养孩子的日常生活,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丰富其文史知识库存,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建构孩子的精神世界。
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周静认为,神话能够塑集体记忆,帮助人们融入到群体之中,“我们在读神话的时候,不但通过神话和山川日月建立联结,还因为共享,和我们这个民族建立联结。这一点,在城市化越来越迅速的今天,对我们的孩子而言尤为重要”。
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文乃斐
责编:刘畅畅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