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喧闹的城市角落,众多小商小贩散落在路边。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身边丰富多彩的小吃,伴着充耳不绝的小贩吆喝声、川流不息的人群,显出城市的热闹喧哗和一丝丝的烟火气。
近日,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年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也意味着,路边摊将“合法化”的重新回归。请跟随新湖南的镜头和笔墨,一起来倾听都市摆摊人的心声和故事。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张春祥 张劲夫
6月1日下午16时30分许,位于天心区先锋街道嘉和社区地铁一号线大托站到中建芙蓉嘉苑小区的马路上,热闹了起来,新规划的20个临时摊点,陆续有商贩开始摆摊,水果、小菜、凉皮、凉面,靠近最西头的是一位卖布鞋的。“刚开始摆,这是第二天来,生意也还马马虎虎可以。”卖水果的文建芳大姐乐呵呵的告诉记者,以前摆摊是是猫捉老鼠的游戏,现在政府让摆了,这也不用和以前一样看到城管就东躲西藏了。
除了靠自觉,还是要靠监督
“菜下面一定要垫块塑料布,不然烂菜叶子容易把路面搞脏。”,“你这里卖凉拌菜,有没有健康证?”,“这是谁的电动车,不要停在盲道上,不然人家怎么过?” 夹杂在摊贩和社区居民中间的还有天心区城管大队先锋街道中队长聂文君、先锋街道嘉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巍以及其他几名城管队员和协管员,他们在现场维持着秩序。“周日请摊贩们一起在社区开了个协调会,给大家讲了一下规章制度,大约来了40多人,这一路段只能设20个摊位,因此我们就实行了弹性管理,大家轮流摆,15天轮换一次。”王巍介绍,摆放的时间暂定在下午16:30到晚上21时,先实行一段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由于是新设的临时摊点,每天都要安排队员巡查,平常是两名协管员现场维持秩序。”聂文君指着旁边的两块牌子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中队和街道城管办共同制定的临时规范点管理制度和临时规范点文明公约,尽管允许他们摆摊,但还是得遵守规矩,不能随心所欲。管理制度包括一街一策、一点一策、市容环卫、安全隐患,食品经营者执有效健康证上岗、不经营三无产品等;文明公约则包括社区备案、不占用马路、盲道和消防通道、文明经营不得缺斤少两、规范有序经营等。“一方面靠自觉,另一方面还是要靠监督,社区、街道和城管共管。”聂文君说,大部分人还好,但也有一部分摊贩不注意,收摊后的垃圾清理不够彻底。
小小的地摊,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
“老百姓对李克强总理两会期间提出的地摊经济还是非常关注的,第二天就有摊贩到办公室找到我说:‘总理都说可以摆了,你们以后不会查我们了吧?……’,其实,在总理提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直在摸索如何有效管理地摊。”聂文君表示,看似一个小小的地摊,它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所以,一味的放或者收、疏或者堵都解决不了法根本问题,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
在中建芙蓉嘉苑临时摊点不远处,有一个报刊亭,来自益阳的雷艳红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因为靠近地铁站口,加上到了夏季,前来购买冷饮、口罩的顾客络绎不绝,倒是书报没人买。“书报每个月要亏几百,靠卖这些饮料、冰棒、零食等补贴回来。”雷艳红告诉记者,报刊亭是她和老公一起经营,每个月800块钱租金,旁边的三轮车上摆满了凉面、凉粉、馄饨等食物原材料,等下老公过来,她再推着三轮车去摆摊。之所以摆地摊,是由于前几年做生意亏了钱,欠了不少债,谁知祸不单行,后来家里又发生了一场火灾,老公被严重烧伤,儿子正读高三,现如今只能靠摆地摊和报刊亭维持生活。“这回政府让摆了,心里非常高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了”雷艳红说。
对于雷艳红一家的情况,聂文君十分清楚。“只要不是特别影响居民生活,我们一般都还是让她摆了,不然怎么办,她家就这个情况,以后设立临时摊点,我们也会酌情考虑,优先她这样的困难家庭入驻!”
化解临时摊点与门店的冲突,得有火眼金睛
“你这个菜不像自家种的啊,这么多,这么齐整?”,“绝大部分是自家种的,只有这点豆角是批发市场来的,以后再也不去批发别的菜了。”这是聂文君和一个摊贩的对话,为什么卖菜还要受限制?
尽管临时摊点设置才两天,聂文君已经接到了几个门店老板的投诉电话。“他们意见很大,觉得临时摊点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意,他们一个月要交几千上万元的租金,甚至还没摊贩赚得多,心里很不平衡。”对于这个棘手的矛盾,聂文君说,城管和街道、社区达成一致意见,首先规定卖菜的摊贩必须是自产自销,不能批发经营,如何确定这些菜是自家种的而不是批发的呢?“这就要有火眼金睛来辨别,一般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都是长相歪歪扭扭,很不齐整,而批发的则是整整齐齐,卖相很好!”;其次,门店老板也可以摆地摊,按规定到社区报备,遵循临时规范点管理制度和临时规范点文明公约就可以;第三,建议门店老板做个性化经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也可以吸引顾客前来购买。
6月1日晚上18时许,家住中建芙蓉嘉苑小区的曾女士也和姐姐一起摆起了摊,姐姐熟练的剥着菠萝蜜,曾女士则负责打包、收钱。“我们有自己的门店、还走线上销售,现在允许摆地摊,也想试一试。”曾女士说,由于成本低不用出租金,菠萝蜜也卖得很便宜,一盒才卖10快钱,一个晚上也卖得大几十盒。下班路过的周女士告诉记者:“10快钱一盒确实便宜,差不多能比说过点便宜一半,当然愿意在这里买。”
责编:邓玉娇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