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芙蓉镇的距离不只一碗米豆腐
腊肉、苞谷酸、酸萝卜……地道风味多样
透着诱人光泽的腊肉。
酸萝卜。
米豆腐。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满延坤湘西报道
提起芙蓉镇的美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刘晓庆米豆腐。的确,1986年电影《芙蓉镇》在当地拍摄,让米豆腐出了名,也让它成了芙蓉镇的代表美食。
但是,除了米豆腐之外,芙蓉镇还有许多特色美食。腊肉、苞谷酸、酸萝卜……你与芙蓉镇的距离,绝对不仅仅只有一碗米豆腐。
爱吃腊味,尝尝熏制两月以上的腊肉
记者多次经过芙蓉镇景区听涛路的一家特产店时,发现店内一角挂着成片的猪肉,下方燃烧着柴火,烟雾自下而上弥散开来,包裹住一串串猪肉。一名身穿土家族特色服装的女子则坐在店内,望着烟雾出了神。
这种熏制出来的猪肉制品,就是湘西的腊肉。这名女子叫王玉环,几个月前才来这家特产店工作。“每天都与腊肉相伴,闻着腊味上下班。”
王玉环告诉记者,腊肉的制作周期比较长。“要选用猪五花肉、后腿肉做原材料,之后再将挑选出来的猪肉表面抹上盐、花椒等调料,腌制一个星期。”王玉环说,腌制好的猪肉就可以上架烟熏了。
王玉环告诉记者,烟熏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烟熏分两个过程,前期和后期。前期主要烧松木,后期主要烧柴火。这样熏出来的腊肉,才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她说,腊肉的烟熏时间一般要持续两个月,“还有熏制半年到一年的,那种就是名副其实的老腊肉。”王玉环笑说。
“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和辣椒一起爆炒,也可以直接放在米饭上面蒸,两种不同的吃法都好吃。”王玉环说,由于腊肉在制作过程中会损失掉很多水分,“10斤新鲜猪肉只能得到6斤左右的腊肉,加上制作周期比较长,所以价格会贵一点”。
4日傍晚,“土家记忆”餐馆里,一对情侣点了一份腊肉。10分钟后,腊肉上桌,女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边吃边说“太好吃了!”记者询问二人感受,男子说:“很独特的味道,看上去比较肥,但是吃着一点都不腻。”说完,他给女友的碗里又夹了两块腊肉。
喜爱酸味,不如试试苞谷酸和酸萝卜
湘西、贵州等地的居民,历来就有嗜酸的习惯: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苗族的酸鱼和酸肉也较为出名。而以土家族为主的芙蓉镇,苞谷酸和酸萝卜,也为他们的日常饮食中“加了点酸”。
5日中午,一对从重庆来的情侣张先生与董女士来到“土家记忆”餐馆吃午餐,两人在看了半天的菜单后,决定点一份五花肉苞谷酸和芹菜牛肉,又点了一份酸萝卜当作小吃。男子张先生说,两人都没吃过,“想尝尝鲜”。
不一会儿,两人点的几个菜被端上了桌。女子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苞谷酸放进碗中,吃完第一口,立马说:“有点酸辣口感,很好吃,很下饭。”
该店老板娘告诉记者,“苞谷酸”是湘西特有的美食,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将玉米磨成粉,再加上红辣椒,放在坛子里发酵半个月左右,就变成了苞谷酸。”她说,由于苞谷酸适合拌饭,十分开胃,所以她会向外地来的游客推荐这道菜,“让他们尝尝正宗的湘西味”。
另一种美食酸萝卜的做法则更为简单。记者了解到,酸萝卜以切好的萝卜条为原料,将其放入盛有白醋的坛中,密封两至三天,在发酵的作用下,酸味会渗进萝卜内部,每咬一口,嘴中都有无穷的酸味,在促进唾液分泌的同时,让人忍不住一直吃下去。
“平时我们都将酸萝卜当作点心,闲来没事的时候,就会吃两块,解解馋。”“土家记忆”的老板娘说。
责编:夏博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