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湘阴一职教育启示录

2020-05-28 09: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马如兰 徐亚平] [编辑:欧小雷]
字体:【

问渠那得清如许

——湘阴一职教育启示录

范红辉老师辅导省赛一等奖选手继续加强技能训练。

徐艳老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谈心。

余燕艳老师在上班会课。

马如兰 徐亚平

浩渺洞庭,连绵青山;坦荡湖乡,左公故里。去年,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式成为卓越校建设学校。

卓越之校,教育为本。在湘阴一职,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春风化雨润无声

去年,幼师专业学生李冠蓉以635分的高分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在全省专业排进前五十名。

没人知道,刚入学校时,李冠蓉是个十分不起眼的学生,甚至有些压抑。语文老师、班主任徐艳看在眼里:“老师发现你学习能力很强,为什么不再努一把力呢?”

“老师,我再努力也不可能上大学。”

徐艳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李冠蓉父母离婚后母亲早已另组家庭,李冠蓉一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家境拮据。

“你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拿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徐艳小心地揣摩同学心理,并对他们予以最大的尊重理解。

“我也想上大学,可是太遥远了,我们家里条件也不好。”李冠蓉若有所思。

“学费不成问题,我们有补助、贷款、社会助学款,还可以拿奖学金!”徐艳发现李冠蓉眼里有光,她告诉李冠蓉:“但你必须得先努力!”

解决了思想动力上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这也难不倒2019年岳阳市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斩获一等奖的徐艳。

上《边城》这一课时,分析人物形象很枯燥,大家兴致普遍不高。徐艳有妙招:“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假如你是导演,要你把课文拍成电影,你觉得选谁来演合适,为什么?”

“王媛合适,她眼睛大大的,有股机灵劲儿,适合演‘翠翠’!”

“我推荐我同桌演爷爷,他很沉稳、又智慧,这不就是‘爷爷’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氛围很快活跃起来,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呼之欲出,课堂教学目的在活动中轻松达到。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觉民告诉记者,近两年学校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很快。学校经常举行教师业务能力考试,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会,学政策文件、新理论新思想,开展课堂满意度调查。

去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288人次,在中职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市级奖励15人次、省级奖励2人次;岳阳市“金鹗杯”教学比武活动中3个团队9名教师获奖;在岳阳市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

桃李不言下成蹊

1997年,余燕艳毅然放弃岳阳市优越的工作岗位,投身湘阴职业教育,教授思政课。22年来,每一天她来校最早,也离校最晚。

她常在班级中与学生谈理想,进寝室与他们聊好习惯的养成,进课堂与他们规划人生目标;与学生一起进行各项活动,不做单纯的策划者,而是和学生一起做践行者;她抓住时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告别自卑、树立自信,做阳光积极向上的青年;也常与家长沟通,班级学生家访率达95%以上,家访家庭达500多个,上万里行程,她几乎走遍了湘阴的每一个角落。

余燕艳担任2015届、2018届高三的班主任那两年,恰逢女儿初中毕业与高中毕业。女儿与学生都需要陪伴和引导,孰轻孰重?两头都不能放松!她以最大的努力兼顾两者,从来没有向学校领导提过半点照顾要求,也没有请过一节课的假。她付出双倍炽热的大爱与辛勤的汗水,终于收获了这两届高考的胜利,女儿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985”大学。

作为班主任,余燕艳在2015年荣获岳阳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她一直引领学校的班主任团队建设,不断深入钻研班主任管理艺术,主持了《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验研究》等省级课题。她也十分注重帮带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胡倔、黄娜、沈晴在她的指导帮带下,都已成长为专业的骨干教师。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余燕艳更是毫不松懈,2017年,在全国中职生《教育以德为先》的主题辩论赛中,她指导学生获一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服装设计专业美术老师刘辉班上的同学周浪家曾经营一家鞭炮作坊。一次事故中,一家人不同程度烧伤,周浪面部也受伤严重,十分自卑,不敢和同学交往。刘辉多次与她谈心,鼓励她,还介绍另一位乐观的残疾学生与周浪结对互帮互助、互相影响。后来两人成为好朋友,周浪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学习也更有劲头了。

教育不仅是理性知识的累积,更是立人之事业。教务科长钟炎武介绍道:“教学上我们注重‘低起点、多反复、慢爬坡’的原则,学生技能提高、文化知识上升快。坚持活动育人,培养发展兴趣爱好,每个教研组每学期搞一个活动,像语文作文竞赛、数学答题竞赛、计算机指法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等,每名学生一学期可以参加5次,在比赛中锻炼能力、学到知识、促进成长。”

教学相长重树人

从教23年的建筑专业老师范红辉是学校的“明星教师”。“在常人眼里职高生总是矮人一截,如果学生思想没有解放的话就是一个包袱。其实,不管职高普高,读中职也有大未来,和普高生一样可以考大学本科。”阐释其独特“教育经”的范红辉不忘向记者解读政策,“近年来实行普职分流1:1,应用型本科增加针对职高有技能特长的学生。”

针对学生学习缺乏目标、自由散漫的情况,范老师要求学生在家在校一个样、假日非假日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班主任非班主任一个样。防疫时期,他每天微信视频管理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状况了如指掌,班上同学成绩都未落下。

执教中范红辉发现,同学们大多缺乏劳动教育,不懂得尊重老师与父母的劳动成果。他便带领同学们去农场劳作,同学们自己收挖、分享、品尝红薯,十分高兴。从第一次去劳动工具都不会拿,到后来熟能生巧,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成果得来不易。

去年12月,在带领学生陈世坤、应宇风参加省赛时,绘制屋顶三视图成为了项目的“拦路虎”。由于所设计屋顶是由多边形组合而成,不规则且多面坡度不同,绘图难度相应增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视图?范红辉带着学生专程拜访名师,虚心求教,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1月,范红辉与一职老师彭依婷带领陈世坤、应宇风参加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建筑CAD项目摘得全省一等奖,获得冲击国奖资格。

带着学生学习还不够。去年,范红辉还参加了省教育厅举行的国家级金牌教练培训,他坚信:“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永不止步。”

(本文图片摄影 王义威)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