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胜景满目春——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高质量发展掠影

2019-06-10 08:35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无边胜景满目春

——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高质量发展掠影

校园一角

(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供图)

彭国军 颜小平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这是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代,最壮阔的变革正在一一呈现,最新鲜的探索正在时时发生。

作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衡阳,正全力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观察其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景象,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是一扇很好的窗口。

欧阳遇实验中学坐落于南岳之麓、湘江之滨的衡东县新塘镇,系由美籍华人、著名实业家黄彰任先生于1986年捐资创办的涉外型学校,是衡阳市唯一由侨胞捐资兴办的学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其名取自黄彰任先生的夫人欧阳遇女士之名。

30多年来,欧阳遇实验中学一路凯歌,一路芬芳,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积累和建构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模式,在衡阳的教育版图上熠熠生辉。

“王勋业校长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据学校党支部书记樊杰介绍,自2015年8月王校长任职以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涉外和体艺办学特色更趋鲜明,各项工作都浓墨重彩,重锤擂鼓,加速驶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校园文化高品位

楼宇巍然,花木掩映,建筑与文化相融,自然与书香一色……

走进欧阳遇实验中学,你也许会被墙上的文字打动,被精巧的布局吸引,为会劝学的牌匾而感叹……每一处细节都是为“撞见”“偶遇”而设计,置身其中,如在画中,亦如诗中。

“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太走心了,目光所及处处是风景。”看到欧阳遇实验中学诗意灵动的校园环境,许多来访者瞬间被“圈粉”。

“这得特别感谢历届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王勋业激动地说:“2015年,我刚到学校时,政府就拨付了1000多万资金用于提质改造学校环境。”

文化的意蕴。注重挖掘学校自身办学过程中积淀的艰苦奋斗精神及“湘水”、“欧阳海烈士”等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黄彰任、欧阳遇夫妇的博爱精神和高贵品质,并在校园内树立黄彰任老先生的雕像,构建爱之教育文化。

标识的雅致。学校的楼宇、道路取名“有讲究”,并均从学生中征集而来。譬如以黄彰任先生及其家人名字命名的“彰任路”、“定慧路”,以学校人文特点命名的“青云路”、“耕耘路”,结合景观特点命名的“香樟路”,以黄彰任先生6个子女名字而命名的“锦绣楼”、“钰秀楼”等。

文字的温度。以“爱与责任”“风清气正”为统领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了校训诠释墙、校史馆、国学文化墙、雕塑文化、廉政文化墙、生态文化等文化功能区域。

细节的精致。在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一块标有班主任姓名、照片、名字、联系电话、班主任寄语、班级宣言、班级合影等内容的班级铭牌。

集体的共建。创设“一班一世界”班级文化,激活集体荣誉感并形成班级凝聚力。譬如把扫帚、拖把统一摆成一条直线,鼓励每个学生在教室的窗台或一角精心养护一盆花卉绿植,使教室格外美丽、生机盎然。

校园生活高品质

“办一所充满爱的学校,做有爱的教育,让每个生命呈现自己独有的光亮。”这是王勋业的梦想和行动。

在欧阳遇实验中学,王勋业将“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的理念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并提出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区分好真爱、假爱与错爱。真爱即尊重学生个性,接纳学生差异,人格平等;假爱即爱聪明、爱长相、爱分数、爱听话、爱家长的权势与地位;错爱即溺爱、偏爱。

大多数时候,王勋业早上7时就到达学校,时常和学生一起排队取餐,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然后就开始他一天的“行走管理”:巡视校园的各个角落,观察师生们的状态,有时他还会和学生们来一场互动活动。让他欣慰的是,学生们很愿意亲近他,他也总是能轻易走进学生的心里。

正如学生刘星灿说:“校长总能想我们之所想,思我们之所思,我们都很喜欢他,都称他为‘男神’。他在学校和其他地方讲学时,很多人都找他要签名,有时一签就是一两个小时呢。”

“努力就是优秀,进步就是成功。”王勋业对学生的评价从不唯分数论、成绩论、排名论,而是从学生的品格、文化基础、性情习惯、创新意识与担当精神等多个维度来进行考量。

信息化时代,王勋业仍然重拾家访传统。并将家访与精准开展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有机结合,推向常态化、制度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引发省、市媒体争相报道。

每次主持召开学校各类会议,王勋业都会事先一丝不苟地写好文稿,并形成一种艺术的雕琢。虽然他早已成竹在胸,但每一次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是性格使然,也是他对教育保持“紧迫感”的必然。

学校很多教师,正是在他的一言一行中学到了教育者应有的态度,潜移默化中感悟着教育的价值。

在大家看来,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多教育故事的人,更是一个善于讲很多教育故事的人。有着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有着凝聚人心的魔力。

对于这一点,学校高一247班班主任颜勇特别感同身受。颜勇还记得,校长王勋业曾不止一次勉励她:“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适当地放手,促使学生‘动’起来,以提高课堂效率。要做一个快乐的老师,把工作当做生活,在工作中享受。”这份超脱与豁达,从此深深地印在颜勇心里。“王校长提出的‘共建秩序是基础,共建业绩是桥梁,共享快乐是归宿’的教师发展理念,更是让全体教职工获益匪浅,只要按照他的理念去教学,定能成为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他给我们讲的《熊狼说》、《同船说》、《三七二十一和三七二十三》、《石头汤》等故事,使大家紧紧拧成了一股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育教学高质量

让学生“自觉觉人、学人气质、国际视野、和谐发展”,让教师“以德育人、与爱同行、敬业博学、追求卓越”,这是王勋业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

“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多年来,王勋业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都是德育实施人,做到全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爱人、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由衷热爱之情,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2017年,省教育厅督导评估专家组在学校督导评估时,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

课堂兴,则学校兴。王勋业创新了课堂教学建设模式:以课堂导语实施问题导向,明确课堂目标,赋予学生思维权、动手演练权、话语权、归纳总结权,落实教学过程中的“四字十六式”,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5分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策略是教育的“生命”。王勋业极为重视教育的策略问题,并将之上升到成败、毁誉与艺术之高度来考量。他以“爱”为出发点,推崇“良心是教育的根基和灵魂;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力行真爱,拒绝假爱和错爱;努力就是优秀,进步就是成功;与学生做朋友,做学生的靠山”,实现教育的真正高效性。

为造就一支有梯度的名师队伍,王勋业提出了教师“六种精神”:即不慕功利的奉献精神、爱生如子的博爱精神、精雕细刻的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好学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建构了团队建设的“八要素”:即共同愿景、拥有信任、精诚团结、及时沟通、换位思考、牺牲是福、懂得宽容、科学创新,使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教师们纷纷感慨:“在欧阳遇实验中学工作3年,俨然超过了在别校工作10多年的成长。”

作为一所涉外学校,凸显外语特色是其应有之义。为此,王勋业充分利用每年有3名外教来校任教和每两年有2名老师从美国进修回校的优势,着力打造具有英语教学特色的实验型学校。从英语教学、课外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突出英语特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说英语、多用英语。学校毕业升入大学的学生英语听说能力都特别突出,一大批学生在大一时即通过托福考试,且成绩优秀。

“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王勋业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他们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为,不断成就更多生命的精彩,焕发新时代的耀眼光芒。

采访后记

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精神轮廓

教育需要理想,更需要实干。采访欧阳遇实验中学校长王勋业时,印象最深的,是他除了有劳模的样子,更有“思想家+诗人”的样子。

从教30多年来,他赢得了许多光环,他的世界里从不缺少掌声,曾荣获衡东县教学能手、衡东县十佳教师、衡阳市“语文教学十佳”、衡阳市优秀班主任、衡阳市“十佳学习型党员”优秀奖、湖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是湖南省空间课堂首席名师、湖南省教师培训师、湖南省高中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全国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主持参与4个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获奖,共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的专著《爱与教育智慧》荣获湖南省“双百工程”优秀教育教学著作奖。

有人说,他是教育创业家,他的办学魄力已经成为学校积累的一笔财富;有人说,他是教育探险家,总是敢于站在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肩膀上再思考、再出发;也有人说,他是教育思想家,不仅要做好教育实践,更要总结好实践,进而建构起一套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和反哺实践。

而王勋业却淡然地说:“其实没这么复杂,我只是想为教育多做点事而已。”

他对教育的痴迷有点近乎顽固。2015年10月,由于他在办学中长期的操劳,患上了直肠内壁炎症包块,病情最严重时他几天就瘦了10多斤,家人哭着要他休息。但他仍然坚持在学校勤耕不辍,不仅战胜了病魔,也勾画出学校发展的新刻度。

新时代的高质量教育应该具备什么特质?其实,王勋业领导下的欧阳遇实验中学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教育的精神轮廓,也让我们看到了高质量教育的建设路径。(彭国军)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