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家国又一年】“每天早上,我都是笑着醒来”

2019-02-16 10:2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田育才]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每天早上,我都是笑着醒来”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育才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村“镜立方山居”民宿里,民宿主人龙武和妻子彭秀美一大早便忙碌开来。

不到8时,龙武已经把火坑里炭火烧旺,炭炉上铜壶里水已沸腾,妻子则忙着给客人准备早餐。烤糍粑、泡炒米,是张家界正月最富年味的美食,也是“镜立方山居”住客最地道的早餐。

“春节期间,房间爆满,忙得我像陀螺一样直打转。”龙武向记者吐露着“甜蜜的烦恼”。

这是龙武在“镜立方山居”民宿里过的第二个农历新年了,“一年比一年忙碌。”“今天又会忙得够呛!”龙武和妻子唠叨着,“昨晚的客人退房后要赶紧清理,新一批客人下午2时就到。”他还嘱咐妻子把腊肉、香肠洗干净,晚餐给客人们准备地道的土家菜……

1975年出生的龙武,在张家界经营过旅行社和自媒体。两年前,自媒体做得风生水起的龙武,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在亲戚朋友不解的目光中,改造旧屋,开辟菜园,建玻璃房,修游泳池,搞起了高端民宿。

“打造与张家界风景相媲美的高端民宿。”龙武坦言,这样的念头几年前就在心中酝酿。而让他坚定决心的,是张家界旅游向国际化迈进和乡村旅游的风生水起。

一念既生,龙武立即行动。2016年6月,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外的张家界村,龙武租下两栋废弃的房屋,对旧房子亲自设计改造装修。风格自然是田园式的,乡土而不失雅致。墙壁由石块垒成,侧墙由黄土掺和秸秆稻壳的泥浆粉涂,美观又坚固;桐油浸润过的杉木板壁,在阳光照耀下发出乌亮的光。

租金加上修缮、改造等,前后投入500多万元。新居改造完成后,龙武带着妻子和女儿搬了进去,邀请朋友们前来品茶、赏景、散心。

由于不通公路,需要爬山10多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朋友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地方,会有人来吗?”“投这么多钱,能收回来吗?”

“生意出奇的好,1000多元一晚,游客们仍然趋之若鹜。”龙武告诉记者,“现在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大家出门旅游对于住宿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睡觉’这种基本需求,厌倦了酒店千篇一律的标准服务,而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感受、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提供给游客的,不仅仅只是住宿,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由于“镜立方山居”特立独行的设计风格以及独特的住宿体验,开业1个月时间,就上了湖南卫视;一年后,还被央视2套专题报道,使之名气越来越大,口碑越来越好,“德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脚印。”妻子彭秀美补充道。

“镜立方山居”成功了,接下来的连锁反应,令龙武十分惊喜。村民张业民没有稳定收入,在“镜立方山居”火热后,喂养了一匹马,专门帮前来住宿的客人驮物品,一年收入达10万元。村民熊冬梅发现,乡土气息的装修风格,引来游客络绎不绝,也心动了。她把新修的房子重新设计成民宿,也是生意火爆。

“每天早上,我都是笑着醒来。”如今,龙武很满意目前的状态,“既陪着妻子、女儿,还能赚钱养家。我是发自内心地爱这片山水,喜欢这种生活,赚钱只是顺带的事情。”

锣鼓塔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莉十分关心和支持“镜立方山居”等民宿的发展。她透露,下一步将整合周边乡村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民宿功能,建成观景平台、骑行道等基础配套设施,打造水果采摘基地,从餐饮、住宿向鲜果采摘、农事体验等延伸,让更多的村民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专题:新春走基层·家国又一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