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桑植县环境保护局工作纪实
向延胜 向左军 吴凌云
“澧水之源风光美,溪水潺潺群山翠,珍禽异兽林中藏,古树参天绕绿水……”近年来,桑植县环境保护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社教带领党组一班人,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县委提出的“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构建生态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宜居、生态文化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经多年整治,该县已逐渐形成“山顶松竹戴帽、山腰花果镶嵌、山脚绿水缠绕”的立体生态环境,一个美丽如画的新桑植在澧水之源快乐绽放。
桑植位于澧水之源,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这里拥有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已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是中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
近3年来,该县生态环境质量一年更比一年好,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1天,优良率达84.8%;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0天,优良率为87.7%;2018年优良天数为354天,优良率为96.9%,在全市率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城市创建标准。
自2016年以来,该县3个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的水质常年维持Ⅱ类,达标率为100%。“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位于该县五道水镇澧水源头的水,在中国环科院组织的第二届“中国有好水”评比中,被授予“中国好水”优质水源,这是桑植48万人民共同守护澧水之源的成果。2018年,该县环保局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全省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多措并举 打好蓝天保卫战
针对省级环保督察交办的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机动车尾气检测和黄标车淘汰进度缓慢等环境问题,该县对环保、城管、公安等部门的环保工作职责进行细化,形成全面发力、协调联动、群策群力的攻坚态势,制订了城区油烟整治计划,完成紫御山水、金豪家园、科赛新城、十一学校等50余家单位的油烟整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50余台,全县淘汰黄标车318台。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该县积极开展玉明页岩砖厂、桑梓火电厂、亮垭采石厂等信访交办件的整治工作。县环保局联合住建、城管、国土等单位开展城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对110个建筑工地的渣土扬尘、50个矿山企业的矿山开采开展集中整治。
协调联动 打好碧水攻坚战
为配合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该县关停涉自然保护区水电站10座,取缔河道采砂及制砂场37家。投入1.5亿元,建成7个乡镇的污水集中处理厂、集中污水处理系统80余个、分散式污水处理池5万余口、沼气池3万余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率达65%。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该县制订城区畜禽养殖“退城”计划。2018年7月,县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社教带病顶着高温,联合县畜牧、城管等部门对城区30家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普查。对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查处。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澧源镇仙鹅村、五道水镇连家湾村养猪户的环境整改工作。通过治理,全县集镇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率达90%以上。
齐抓共管 打好净土持久战
近年来,该县环保局牵头组织实施净土保卫战,采取土壤污染治理、风险管控、土地整理等举措,着力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投资3000余万元,启动小溪煤矿、团结煤矿等矿山复垦覆绿工程。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实施上河溪乡历史遗留矿山污染风险管控项目。投入2400万元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9个垃圾焚烧站,全县乡镇配备29台垃圾专用收集车,按照每个村1-2名保洁人员进行配置。
生态蓝图已绘就,冲锋号角已吹响。桑植县委、县政府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县人民在“建设美丽桑植,推动绿色发展”中加倍努力,以丰硕成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