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长沙人才新政”第一人,“网红”留湘背后的故事

2017-08-30 21:08 [来源:湖南民生网] [编辑:印奕帆]
字体:【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今年伊始,京沪等一线城市已明确表示持续收紧户口指标,在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以武汉、长沙、南京、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纷纷向大学毕业生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招揽人才,加快“抢人”步伐。

6月29日,长沙发布“人才新政22条”,计划未来5年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名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掀起了长沙抢才高潮。

8月21日,“长沙人才新政22条”开通窗口服务,这标志着该政策的正式落地。这一日,长沙市政务中心大厅的市级人才服务窗口前来办理与咨询政策者云集,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镁光灯下,郭为强成为享受“长沙人才新政22条”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政策第一人。

谢琰珂成为第一个办理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的高校毕业生。

他们的背景让人惊叹

回乡的原因引起共鸣

郭为强 23岁“清华硕士”

黑框眼镜,九分裤,拼色运动鞋,坐在西装革履的同事中间,刚刚硕士毕业的郭为强还带着学生的青涩。出生在湖南衡阳的一个县城,本科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保送至清华大学,学了7年的土木工程专业,但也无奈地感慨:“行业流动性大,没有想象的那般光鲜。”

回乡原因: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背井离乡

北京很大,房产中介遍地开花,每次路过时看到出售栏上动辄千万的房价,这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也备感压力。留京的研究生同学多数人能拿到20万元左右的年薪,个别甚至能拿到50万的年薪,虽然待遇不低,但是“在京买房”依然是件遥遥无期的事情。而且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内心深处,郭为强不想离家人太远。

谢琰珂 名校硕士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来自湖南耒阳。细边眼镜,白衬衫,黑皮鞋,身材高大,已经工作两年的谢琰珂外向健谈,90后的他办事老道稳重,逐步褪去了学生模样。他的求职目标很清晰,不想做科研,不去设计院,想去建筑单位。

回乡原因:零起点的外地人

虽然是名校硕士,但谢琰珂深知,作为一个在京零起点的外地人,高房价、高物价以及户口的问题将让其“居京不易”。

作为新引进人才发展空间巨大

每次从长沙火车南站坐高铁去北京读书,谢琰珂都会看到“梅溪湖·未来之城”的广告,那时的他经常幻想,未来之城该会是怎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毕业之后也会加入梅溪湖的建设大军。

就这么机缘巧合,2014年底,梅溪湖(长沙)投资有限公司来到学校招人。谢琰珂进入了梅溪湖(长沙)投资有限公司,2015年1月26日入职,3月20日就办理了落户。2016年,他所在的公司与其他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了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即湘江集团。

两年后,郭为强有了与谢琰珂同样的求职经历。2016年11月,湘江集团来到清华大学校招。郭为强回忆,当时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招人的湖南建筑单位只有两家,一家是某规划设计院,另一个就是湘江集团。经过比较,他觉得湘江集团的定位更符合自己的需求。他看中了家乡长沙的宜居宜业环境,更看中湘江新区在湖南的区位优势,以及公司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郭为强看来,湖南本土建筑企业实力很强,比如湘西的矮寨大桥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它就是“湖南制造”。他希望以后湖南能出现更多好单位,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网红双一人”的“新”生活

郭为强除了“零门槛”拿到长沙户口,还可享受两年共计2万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谢琰珂已在长沙工作近2年,他将分月领取从2017年6月起至2019年5月的两年租房和生活补贴,共计2万元。

而他们所在的湘江集团也成为首家享受长沙市人才新政优惠政策的企业。据了解,今年6月“长沙人才新政22条”发布后,湘江集团迅速组织人员对政策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多次主动与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对接。由于前期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人才新政实施细则一落地,郭为强与谢琰珂便成为了享受长沙人才新政的“双一人”。

此外,该公司还有杨碧晨、李余纤子、贺炎节、刘佩、刘昊成为首批成功申报的7名员工。其中3人申请落户,现均已经领到户籍卡;4人申请补贴,现已顺利通过窗口审核,预计8月底可领到第一批补贴。

郭为强与谢琰珂递交材料的照片迅速登上了多家媒体的头条,同事们开始调侃他们:“你们现在成网红啦!”

在长沙梅溪湖片区,一套四五十平米的精装修房子每月租金是2000元,入职不久的郭为强也住在此。享受了落户长沙的人才新政补贴后,他能抵掉目前的大部分房租,这让刚毕业没有积蓄的他十分满意。“许多同学都挺羡慕我们长沙的人才新政。”郭为强说。

谢琰珂最初是帮外地的朋友留意长沙人才新政,细则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也符合条件。“新政无论是在毕业年限还是学历条件上都放宽了标准,过去只有高层次人才能享受政策优惠,现在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都能得到补贴,实在是让人惊喜,也能看出市政府吸引人才的决心。

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人力资源总监谈新政

在“长沙人才新政22条”的实施过程中,湘江集团积极行动,成为首家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对此,本报记者就如何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向湘江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房殿峰进行了采访。房殿峰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MBA,毕业后曾在香港等地工作,并曾任中联重科人力资源总监,在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记者:谈谈您对“长沙人才新政22条”的看法。

房殿峰:无论是对应届毕业生,还是创业人才等,新政都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一,资金支持,对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第二,“零门槛落户”增加对人才吸引力的同时,也简化了工作流程,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率。第三,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我省要把湘江新区打造成人才高地,我们要把湘江集团打造成湘江新区的人才高地、湖南省国有企业的人才高地,成为真正有示范性、引领性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新政发挥了尊重人才的导向作用。

记者:可以谈谈湘江集团在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吗?

房殿峰:第一,怎么把人才引进来,关键是要搭好平台,建立一个尊重人才、绩效优先的竞争机制。建立和市场对接的薪酬、福利制度,以市场竞争力考量人才。

第二,从不同的渠道引进不同的人才,比如,根据需求设计校园招聘方案,在北京、上海、长沙本地进行校招;运用网络招聘平台以及全国多家猎头公司招聘社会人才;对高端人才,用更开放的心态和政策引进,不受薪酬制度限制,用市场化的方式在全国寻聘专业人才。

第三,人才来了之后,使用好人才。给人才提供好的环境,对人才最好的环境就是让他们发挥作用。一是充分授权、充分信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二是严格要求、严格考察人才,设立绩效目标,考核结果影响个人的奖金、升迁;三是打造顺畅、开放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员工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岗位来成长,同时保障薪资的增长;四是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就餐、文化活动、员工宿舍等方面,给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通过丰富的企业文化活动,让员工获得归属感。

记者:您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房殿峰:对人才要有更开放的心态,在人才使用方面要建立更灵活的机制,用市场化的方式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少一些条条框框,敢于参与市场竞争,让人才凭能力、凭业绩说话。只有与市场对接,才能更有竞争力。

责编:印奕帆

来源:湖南民生网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