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出行,不打车怎么行?一向以低价赢得市场认可的网约车,最近悄悄涨价了!不少岳阳市民还反映,网约车的优惠幅度大幅减少。事实上,多家网约车平台从上个月开始,就不约而同地涨价。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如果网约车优惠减少,将转乘公交或出租车。
行业
各平台悄然调价或减少优惠
事实上,滴滴快车在岳阳上调价格并不是偶尔。从今年6月底开始,滴滴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悄然上调了打车价格,优惠券也大幅减少。
以往在点开微信用户分享的滴滴打车红包后能得到折扣券,但昨日上午记者点开却是“敬请期待,您所在的城市还未开通红包功能哦”,同时乘坐完滴滴快车后,也没有优惠券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了。
不仅如此,诸如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常见的打车软件,也悄然提价或者减少了优惠幅度。比如神州专车,今年在全国60个城市推出“充100送 100”优惠活动,让不少市民都冲动了一把。据了解,7月份之前易到每充300元在账户上返还现金100%,比如充300元实际到账是600元,相当于服务价格打了5折。从7月份开始调整为每充300元现金返还50%,变相提高了收费标准。昨天,记者在易到的官网公告栏看到,即日起充500元不返现,送 490元乐视影视会员一年;充800元不返现,送490元乐视影视会员一年和300元乐视商城现金券。
乘客
没有优惠网约车价格或高于出租车
“我几乎每天都是呼叫滴滴出门,跟以前相比,滴滴现在的价格提高了。”市民黄小姐告诉记者,家住在南湖附近,上班的地点在岳阳大道这边,以前用滴滴打车上班,费用大概在10块钱左右,加上5块钱的优惠券,只要付5块钱左右就可以。“现在优惠券一个月都很难看到一张,现在每天用滴滴打车,需要 12、13元钱,有一次甚至花了15元。”黄小姐表示,价格是软件后台慢慢一点点调的,如果不是经常用滴滴打车的人,根本察觉不出来。
而市民陈先生则告诉记者,从家到单位,大概需要的士费7元钱,“以前有滴滴优惠券的时候,经常2块钱从家里坐到单位。”陈先生介绍,“滴滴打车确实方便很多,但现在没有优惠,它的价格比的士还贵了。”陈先生说,岳阳的士车的起步价是6元,而滴滴打车的起步价是7元。
司机
收入减少,不做全职司机了
“这段时间天气这么热,打车的乘客多,但作为司机,赚的钱不多。有时候平台派单会派2公里外的单给你,你要一路烧油跑过去,顺利点可以直接接到乘客,不顺利,可能乘客让你等个几分钟,还要开空调,还要被平台抽钱,一单下来,真的赚不了多少钱。”滴滴打车的注册司机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打车软件平台给予的奖励也在陆续减少,以前一天跑完25单,收入加奖励总额为收入金额的2.8倍,而如今最高为收入金额的1.6倍,他估计后续还将继续减少。“看身边有朋友加入了这个滴滴司机,我也注册了一个。但现在跑滴滴没钱赚,一个月下来搞个车子的保养费吧。”市民李先生也是滴滴打车的注册司机,他注册滴滴司机刚好两个月。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本身是一名销售,月入过万,跑滴滴完全是兼职。
滴优步“和亲”,明儿还发券吗?
中国互联网行业难道真有“月老”特设的神坛?8月1日,滴滴宣布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滴滴与优步全球将交叉持股的方式完成这次战略合并,并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昔日拼了个你死我活的两家霸主级公司就这么相爱了,两方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合控订单量已超9成,不少消费者不由产生疑问:“你俩明儿还发补贴券吗?”
【消息传出】滴滴出行突然宣布收购优步中国
8月1日下午,中国网约车行业老大滴滴出行突然宣布,与全球网约车老大优步“和亲”。
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优步全球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截至记者发稿,优步中国对此收购事项未做任何回应,因而无法得知滴滴未来将在优步全球所持股份、股东排名。有优步内部人士回复本报,“与大家一样,下午看新闻才知(收购)是真”。
有意思的是,收购消息宣布后,滴滴迅速打出了一张“甜蜜牌”:滴滴出行CEO程维、总裁柳青在公司内部信中称,“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未来,优步中国仍将保持品牌、业务独立运营。”柳青表示。
【收购背后】“滴滴+优步中国”控盘全国订单9成以上
毋庸怀疑,“滴滴+优步中国”,即将成为国内网约车市场的独角兽。据中国IT研究中心(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在日前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国内网约车市场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滴滴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首,Uber、易到用车及神州专车则分别以 7.8%、3.3%和2.9%位列2~4位。
问题是,双方怎么就能从刺刀见红、舍我其谁,摩擦出神奇的爱情火花呢?要知道,双方曾在国内市场上掀起数轮融资战、价格战。昨日,业界对此议论纷纷,都认为这又是因为“幕后金主打败了创始人”。有媒体称,滴滴与优步拥有贝莱德、高瓴资本、老虎基金、中国人寿4家共同的投资方。此前外媒曾披露,卡兰尼克有意向中国市场再度投入10亿美元,遭部分投资者阻止,后者希望优步结束与滴滴在中国市场成本高昂的争夺战。而在上周,国内交通部等监管部门出台了新规确立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这一政策利好及Uber投资人的压力,加快了双方的合并进程。老虎基金与高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你说我说】消费者其实更关心明天的“补贴券”
中国互联网行业难道真有“月老”特设的神坛?58同城与赶集、新美大(美团与大众点评)、“阿里苏”联合体、去携(去哪儿与携程),乃至今日的“滴滴+优步中国”。不得不说,中国互联网行业向世界印证了一个奇迹:打出来的,才是真爱。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行业没有真爱,只有利益共同体。“当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寡头决胜’,任何一方的幕后投资人都会疯掉”。催化合并、通吃市场、携手盈利,即成了对手公司幕后资方们的一致利益。
不过,昨日“滴滴+优步中国”的消息在消费市场迅速引起反响,全国各地的网约车注册车主、乘客似乎并不开心,发出了追问:明天,优步、滴滴还会发补贴券吗?当市场出现寡头公司,是否会因缺失竞争而降低对乘车安全、服务质量的监控?
滴滴对此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为业务方向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不过,昨日疑似卡兰尼克的博文反倒有句话更恳切,“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国投入了许多钱,但一直没有盈利。实现盈利是打造可持续业务的唯一出路,这才能更好地长期服务于中国乘客、司机和城市。” (杨霄)
责编:万姗姗
来源:岳阳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