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长沙市雅礼中学,今年高考有6对双胞胎(左起一对是龙凤胎)全部上了一本线,他们都是理科生,其中一个还考了610分的高分。记者 童迪 摄
今年高考,雅礼中学不但有6对双胞胎,而且12个人全部上了一本线,连老师们都觉得这是个“小概率事件”,数量庞大的双胞胎考霸还引来学弟学妹的“观摩”。
今年雅礼理科一本上线率94.5%,篮球队、足球队20个人全部考上“985”高校,足球队的肖鲲还考上了北大,成为湖南踢足球踢进北大的第一人。■记者 贺卫玲 实习生 李雪桃
易明玉(姐姐) 610分
易明珠(妹妹) 546分
双胞胎姐姐考了610分,比自己高出一大截,妹妹易明珠没有失落反倒是很高兴。“咱们俩志趣不一样,姐姐想当外科医生,而我只想当老师。”
明玉自我介绍说,她是个“重口味”,喜欢解剖,喜欢生物学,但令她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连小老鼠的尸体都没解剖过。她以后的梦想是当一名外科医生,第一志愿想报中山大学。而明珠喜欢心理学,想报考华中师范大学,以后当一名大学心理老师。“我觉得心理学有神奇的力量,也能挽救生命。”
平时姐妹两个也会吵架,但姐姐一般吵不赢妹妹,只好揽下家务活。她们的父母都是很普通的上班族,平时不太管家务,两姐妹在家里都是自我管理,早上上学前会把衣服洗好再出门。
王文健(哥哥) 570分
王文康(弟弟) 577分
两兄弟不仅长相让人难以辨别,连近视度数都几乎相同,都是400度左右。从小两人就有点烦别人说“咦,这是对双胞胎啊”,所以他们都不会刻意去穿一样的衣服。到了雅礼读书时,每天都必须穿校服,一下子又成了“共同体”了。
因为不在一个班,两人各有各的社交圈,放学都不会一起回家。但是这次填报志愿,他们表示要报同一所大学湖南大学。
虽然嘴上说“感情一般”,但两兄弟很少吵架,平时很和谐。哥哥喜欢计算机,玩电脑游戏,打DOTA,弟弟喜欢看动漫,都喜欢游泳。记者问他们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一个人保护另外一个,谁保护谁?弟弟王文康不假思索地说:“那肯定是我保护他!”哥哥听了笑着默认,但说有好机会肯定让给弟弟。
彭嘉安(姐姐) 543分
彭嘉琪(妹妹) 549分
这对姐妹花是土生土长的长沙妹子,两人从小学开始就在同一所学校,因为两人分数相差不大,希望能够报考同一所学校。
“我们从小就喜欢画画,课余时间会去打下羽毛球。”彭嘉安说,妈妈在福利院上班,爸爸在的士公司工作,爸妈平常上班都很忙,不怎么管她们的学习。
两姐妹都对农学专业感兴趣,想去省外,报考农业类大学。
金麟(姐姐) 530分
金麒(弟弟) 553分
“我想念大学以后考研出国,或者当一名注册会计师。”金麟扎个马尾辫,大大的眼睛,是姐姐。
“我想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因为我对电气工程专业很感兴趣。”弟弟金麒说大学毕业后想自己创业。
“我们平常喜欢看电影,有空的时候打打羽毛球。”金麟说自己和弟弟平时的学习都是靠自觉,家在株洲的他们初中就离开父母来长沙读书了。
孙金鑫(哥哥) 544分
孙金磊(弟弟) 536分
孙金鑫说,兄弟俩平时成绩不相上下,都喜欢打篮球,模拟考两人都考了580分左右,高考算是发挥失常,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我一直对化工类的专业比较感兴趣,现在还在跟家人商量报考哪所学校,想跟玩得好的同学报考同一所学校。”
易晓山(哥哥) 531分
易晓峰(弟弟) 523分
这哥俩虽然长得像,但是“吨位”不一样。弟弟比哥哥重十几斤,看上去也老成一些。所以弟弟易晓峰在初中就得了个外号“老家伙”。小时候两人还是非常像的,高三上学期弟弟腿扭伤了,休息了一段时间,补了一阵营养,看着看着就胖了起来。
兄弟俩最烦的是被人认错,“经常在路上走着,一个我不熟的人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或者使劲抱我,而我完全不认识他,真的好尴尬。”哥哥易晓山说。
现在两人分数差了8分,对于报哪所学校,易晓峰说应该不会报同一所学校,反正迟早也要独立的,不如大学就各自独立起来。
两“学神”面对面:
裸分都是684分,都想报清华
李卓然和刘凡犁,以卷面分数来看,两人都是684分,居全省理科裸分第一名。李卓然以定向越野比赛加20分,以704分的档案分成为全省理科第一名。
26日,这两位同学来到清华大学湖南招生处,初次见面,他们都想报考清华大学。
希望成“科研型”人才
6月25日,高考分数线一出来,清华大学湖南招生处梁琼麟教授便赶到刘凡犁所在的耒阳市正源学校,表示希望刘凡犁能前去清华大学深造。
“我确实一直中意清华大学。”一大早,刘凡犁来到清华大学的湖南招生处,了解填报专业的相关信息。此时,长沙市雅礼中学的李卓然也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清华大学的招生处。
对于填报的志愿,李卓然则还在考虑中。一直喜欢数学,也希望在大学里继续学习这一科目,李卓然本来想填报这一专业,招生老师却给了他不同的意见。“我会往科研这方面走。”李卓然称,虽然科研这条路会很辛苦,他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经验可在网上发表
“我自己觉得没啥诀窍,就是多抓自己学习的盲点,对症下药。”李卓然表示,很多人问他的学习方法,他总是乐意去回答,告诉对方怎样在快乐中学习。
一贯严谨的刘凡犁,面对众多的“求经者”,他决定在填好志愿后,花一定时间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文字材料,在微博或者网上发表。“希望能给别人一定帮助吧。”
别人眼中
刘凡犁善玩DOTA被“放养”
“他喜欢玩网游,是打DOTA的高手。”怎么和刘凡犁这孩子相处?班主任王小灿老师的秘诀,就是“放养”。别的孩子玩网游会沉迷,甚至耽误学习,刘凡犁却把游戏当作最好的放松模式。放假得闲时,看看书,玩游戏,会让他学半功倍。
在王老师眼里,刘凡犁是非常有计划和严谨的人,在他的作业本、笔记本、改错本上书写详细工整,在试卷上根本找不到任何修改的痕迹。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廖为
责编:张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