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公务员殴母咬父的“野人精神”何来

2011-10-26 10:37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仇日红、廖嘉明] [编辑:刘乐]
字体:【
  “北大逆子”辱骂母亲暴打老父

  在派出所,看到左胳膊上被儿子咬开的血肉,廖父非常伤心。 南方都市报

  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10月24日一早,59岁的老父廖祥光和儿子廖某再次发生冲突,廖祥光的衣服被儿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膀上被儿子用牙齿咬得鲜血直流。

  这名殴打父亲的儿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职员。对于记者“为何要打父亲”的提问,廖某以“家庭矛盾”四个字回应,并称“你们还要管啥,(我和父母)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

  A面·在家暴力忤逆

  母亲:儿子骂我是猪怎不撞车死

  据廖祥光说,他之所以被儿子打,是为了替老伴廖惠莲讨说法。廖祥光说,去年4月份发现儿媳妇李某怀孕后,廖惠莲来深圳照顾媳妇,结果媳妇瘦了,儿子就对母亲破口大骂,还动手打母亲,结果把廖惠莲气回了老家。

  今年1月份孙子出世,儿子让她来看孙子。出于对孙子的疼爱,儿子又对此前的行为表示了道歉,廖惠莲在4月15日又来到深圳光明新区秋园雅苑照顾孙子。

  “从4月15日到8月26日,我被打了7次,多次被甩耳光。”母亲廖惠莲说,她来深圳带孙子,还帮助儿子做饭做家务,但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被儿子打骂。廖惠莲说,有一天,儿子骂她是个猪,老家伙怎么不撞车去死,她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廖惠莲真的站在了马路边,有撞车的念头,“但是站在那里几分钟以后,我又害怕了。”

  8月26日,廖惠莲下定决心要和儿子断绝母子关系。“我求求你,你这么打我,我说出去也丢脸,我又不敢跳楼,不敢撞车,你给我一条生路算了。”廖惠莲一咬牙,离开孙子和儿子,住到了宝安女儿家。

  随后,一直在湖南老家开小店的廖祥光被儿子叫到深圳,代替老伴照顾孙子。廖祥光说,24日一早,儿子要去市委党校学习,他再次说起了老伴的事情,让他修复与母亲的关系,“你难道不要妈妈了?”儿子显得很生气,破口大骂父亲狗屁,双方言语一激动,儿子直接动手打起老爸。

  老父:被打伤并被赶出家门

  打架中,廖祥光的左肩膀被儿子咬伤,鲜血直流,尽管如此,廖某还是赶父亲离开他的家。59岁的老父只好收拾行李,把行李放在小区绿地上,然后找管理处工作人员帮忙。

  秋园雅苑管理处工作人员说,首先带他到社康中心打了一针破伤风,然后建议他去找派出所,看是否有家庭暴力。

  姐姐:也被弟弟打过一巴掌

  廖祥光、廖惠莲以及廖某的姐姐廖爱丽都认为是婚姻让廖某变得暴力。

  廖祥光说,自己是湖南郴州桂阳县莲塘镇三候村人,从小儿子读书就很争气,全村都很有名。2000年,儿子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此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就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儿子是家里的骄傲,父母和姐姐一直疼爱有加,“廖某的大学学费,也是他姐姐廖爱丽出去打工赚的。”廖祥光说自己没想到,最后儿子的回报也是给姐姐一耳光。

  2007年,廖某来到深圳工作,首先是在华为公司上班。廖爱丽说,这个阶段,弟弟和家里人感情还是不错的,经常打电话回去给爸爸妈妈嘘寒问暖,也邀请姐姐到深圳来打工。

  在廖家人看来,变化从儿子找媳妇开始,“媳妇李某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她总是嫌弃廖家穷。”廖惠莲说,李某还总怪她没教育好儿子,廖某的脾气相当不好。对此,廖祥光说,他知道儿子也打过老婆。

  B面·在外彬彬有礼

  同事:他在单位是个温和的人

  廖祥光说,儿子只对家里人使用暴力,在外人眼里,在湖南老家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年轻有为而且彬彬有礼的人。

  廖祥光的说法在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得到证实。该局办公室主任称,廖某来单位工作不过半年时间,从仅有的几次接触来看,他是个温和的人。和廖某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也表示震惊,“廖某和同事相处这半年没惹过什么麻烦,也没见他暴躁过。”

  儿子: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

  24日15时许,记者在秋园雅苑某栋16楼找到了廖某,当记者问为何要打父亲,廖某以“家庭矛盾”四个字回应,并重重关上了大门。稍后,廖某在窗口对记者喊道:“你们还要管啥,(我和父母)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据南方都市报

  最新进展

  警方与廖氏父子失去联系

  10月25日,记者就廖某殴打父母一事采访其就职的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位正在就此事进行讨论,但具体情况不明”。

  随后,记者致电光明新区光明公安分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4日廖祥光因家暴一事到派出所报警后,民警按照治安案件的处理方式问廖祥光要不要处罚儿子,老人当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答应民警25日去验伤。但民警与他联系时,却怎么也打不通他手机,他儿子廖某的电话也打不通。 ■记者 罗浩

  那些坑爹的“高学历”

  留日学生在浦东机场刺母

  2011年3月31日,在日本留学近5年的汪某从日本东京乘坐飞机回到上海浦东。由于母亲一口拒绝向自己提供日本留学所需的学费、生活费,24岁的汪某从背包中拿出尖刀捅向母亲。

  16岁博士要求父母全款买房

  2011年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16岁博士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在专访中,张炘炀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就他家的经济状况而言,这个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

 

  北大硕士毕业的廖某因打骂自己的父母,在网友中引发轩然大波。

  近日,北大硕士毕业的廖某殴打父母一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众多网友围观。10月25日,记者从深圳光明新区东周派出所了解到,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事件回放:为儿带孙子 父母双双被打

  廖某出生于湖南郴州市桂阳县,先后就读天津财经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当地知名的大学生。近日,他因殴打父亲廖祥光,在网友中引发轩然大波。

  据廖祥光介绍,家中共有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廖某排行老二,从小读书就很争气,全村都很有名。2000年,儿子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此后又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就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

  半年前,廖某来到目前的就职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发改科。他领导和同事对其并无负面评价,“年轻有为”、“谦逊低调”,几乎是他的名片。

  “儿子刚工作时,他对对别人或家里人都很好,常给自己和老伴打电话”,廖祥光承认,那时全家人都他当做骄傲。在他眼里,儿子与家人关系恶化,是从“他找媳妇开始后”。廖祥光表示,“儿媳妇怀孕时,老伴好心去照顾他们,反而被打骂,直接气回来了”。

  “老伴后来又去带小孩,还是被气了回来”,廖祥光无奈地说,自己只得放弃在老家经营的小店,去深圳为他带孩子。

  去深圳后,廖祥光常借各种机会和儿子说情,希望他能和自己老伴的关系缓和,但儿子不为所动。24日,廖祥光再次提起老伴的事情,儿子显得很生气,大骂父亲是“狗屁”,并将廖祥光打伤。

  网友PK:廖某有难言之隐VS不应打骂自己父母

  廖某打骂父母事件迅速在华声论坛、微博等社区热传。一些网友认为,廖某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不宜只看结果就批判;但也有网友表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该打骂自己的父母。

  华声网友“采蘑菇的小萝莉”认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往往越是亲人越容易争吵并忽视对方的感受,导致冲突矛盾升级。廖某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只是现在不便在公众面前说出来。”

  与这位网友观点相反的是,华声网友“ymx-888”表示,自己看到这条消息,感到万分痛心。他质疑廖某,“即使两代人之间再有代沟,即使父母很多地方不如自己的意,但他们始终是你的父母,怎么可以这般不孝,动手打父母呢?这样的人读北大有何用?当公务员又如何服务人民?”

  另一位网友“liushan”则称,“目前大家看到的只是结果和片面之词,不宜太过指责一方。

  网友建言:如何避免悲剧的重演?

  廖某打骂自己父母事件曝光后,引发众多网友的深思,不少网友希望借此推动教育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网友“尘世间飞吧”留言,“前段日子北大自主招生不招不孝顺学生,当时大家当笑话看,如今却是赤裸裸的悲剧样本呈现给大家。如何判定一个人孝不孝顺的确难,但至少应朝这方面努力。”

  实名认证的河南省安阳市公安局龙祥分局局长王安勇则称,“悲哀的不仅是教育的失败。父慈子孝,在这个郴州逆子身上已荡然无存。看着老人凄凉而去的背影,我们不由得要深思,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国学热’是否能将国人的道德意识和水准给予挽救和提高?在教育体制中,必须加大道德、礼仪、仁爱、真善等知识面所占比例,不从娃娃抓起,后果将十分危险!”

  网友“倾听诉说”认为,“公务员以‘为人民为服务’为核心,不孝顺自己父母的儿子会服务人民吗?建议完善公务员进入和退出机制,一旦发现公务员有道德污点,应推动其引咎辞职或直接由相关组织出面罢免其职务。”

  最新进展: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10月25日,记者就廖某殴打父母一事采访其就职的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位正在就此事进行讨论,但具体情况不明”。

  随后,记者致电光明新区东周派出所,该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已介入这件事情,“已对廖祥光做了笔录,将调查廖某是否对其父母实施家庭暴力。”

  链接:中国古代如何处置忤逆事件?

  孝敬父母、赡养双亲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语“百行孝为先”,便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报刊报道的社会新闻中,经常有子女不赡养父母的事情,这种有悖伦理的行为会受到社会公众的指责。而在封建社会,对不孝顺父母者、尤其是对母亲有不孝行为的,父母可以到官府告子女“忤逆”,子女会受到最严厉的刑罚惩处。

  在过去,如儿子对母亲不孝,做母亲的便有权利到县衙门去状告儿子,这就是所谓的“告忤逆”。被确定为逆子的罪犯,所领的极刑比凌迟还要残酷,即是“剥皮揎草”、“磨骨扬灰”。忤逆案是仅次于谋反叛乱的大案,一旦县里出了忤逆大案,首先县官要撤职待参,甚至会获充军发配的罪,县“教论”(俗称“学老师”,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因教化不力,以致出了逆伦大案是要判斩刑的。同时,县衙门的鼓楼要被截角,因为县里出了逆子,是一县老百姓的耻辱。要等今后县里出了孝子,申报朝廷获得旌报,方能将被截的鼓楼角恢复。

  还有就是,告忤逆的母亲上衙门去告状,必须有娘家兄弟报告,逆子的父亲是没有资格的。因为旧社会父亲有教育儿子的职责,如《三字经》所说:“养不教,父之过。”因此,父亲去告的话,反而会受到官方申斥其“管教不严”!

  

  廖某原来的住所。记者轩慧摄

  深圳公务员对父母家暴:母亲曾因不堪家暴两度离家

  北大硕士毕业、在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工作的高材生,竟对远从湖南赶来照顾媳妇和孙子的父母实施家暴,不但打母亲耳光,还把父亲的胳膊咬得鲜血淋淋,对挣钱供其上学的姐姐也是拳脚相加。昨日,因家暴行为引起社会关注的廖某已经搬出了在深圳光明租住的房间。

  逆子打母又咬父

  据媒体报道,廖某是湖南郴州人,此前在深圳华为工作,2010年参加深圳市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考试,到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发展改革科任公务员,于今年4月份入职。

  去年4月,因知道媳妇怀孕,廖某的母亲廖惠莲从郴州老家赶来深圳照顾媳妇,但因婆媳关系不合,儿子怪母亲把妻子照顾瘦了,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后母亲回了老家。今年1月廖某儿子出生,其母廖惠莲又于4月15日从老家赶到深圳光明新区秋园雅苑照顾孙子。据廖父廖祥光向媒体介绍,从4月15日来到8月26日搬到宝安女儿家,老伴共被儿子打过7次,还多次被甩耳光。老伴被儿子打常常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说一下自己头疼。有时候儿子夫妻吵架,老伴也常被连累挨打。忍无可忍之下,今年8月26日,老伴搬到了家住宝安的女儿家。随后廖父被儿子叫来替母照顾妻子。

  24日早晨,廖某因不满父亲要其修复与母亲的关系,对父亲大打出手,不但撕掉父亲上衣,还将父亲的左肩咬到鲜血淋淋。廖祥光最后在小区管理处的建议下,到附近的东周派出所报案。

  廖祥光告诉媒体,儿子以前没这么暴躁,在结婚前还经常打电话回家嘘寒问暖,但自从结婚后,父亲、母亲以及挣钱供其上学的姐姐都挨过他的揍,他对自己的老婆也动过手。

  警方:与父子俩失去联系

  记者昨日就廖某家暴一事采访了光明公安分局。一名负责对媒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4日廖祥光因家暴一事到派出所报警后,民警按照治安案件的处理方式问廖祥光要不要处罚儿子,老人当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答应民警去验伤,也拿了处理的单子。但民警昨天与他联系时,却怎么也打不通他手机,他儿子廖某的电话也打不通。

  单位:没见他有过激行为

  记者昨天下午来到廖某位于光明新区政府的办公地点。新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昨日廖某没有按时到岗。廖某的同事对记者表示,入职以来,廖某表现还不错,能称得上彬彬有礼,也具有一定工作能力。

  昨日,记者拨打廖某的手机无人接听,廖祥光的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但昨天傍晚,记者曾一度打通了廖祥光的手机,他在知道是记者的电话之后,停了半天,最后还是把电话挂了,此后就再也没接过电话。

  医生:两面性不代表有病

  康宁医院心理科刘奋医生表示,每个人都会有多面性,个案中的廖某在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两面的特点并不代表有心理上的疾病。“但如果长期承受生活的、工作上的压力,却得不到缓解,就会对情绪和性格造成影响,而做出过激的行为。”

  刘医生说,“这与他是否受过高等教育,从事什么工作没有必然的联系。”

殴打双亲,非仁更非人  

     年近六旬的廖某夫妻,从湖南农村来深圳帮儿子带孩子,没想得到的竟是儿子的辱骂和殴打。儿子是北大毕业研究生,也是公务员,除撕烂父亲衣服,咬破其肩膀外,还先后7次打骂母亲,骂其是猪怎么不撞车死。母亲头痛、说家乡话,都可能成其动手的原因。(详见本报今日A8版)

    新闻所述的多起事例,令人匪夷所思。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施暴的儿子,在外面表现得非常谦和有礼、风度极佳。家庭内外截然相反的表现,不能不令人对这位有着北大硕士学位的儿子产生了诸多追问。

    品性修养与学历未必能成正比。这是一个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的说法,但当这种道德溃败发展至家庭伦理区域,则更让人焦虑于个体,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

    从廖某同事、朋友及领导对其的描述来看,廖某不失为精英群体中的“仁人”,他具备谦和、能力、抱负、公共情怀等美德,符合中国一贯以来对有为之士的定义。可在家庭中,若不是此次被媒体曝光,恐怕没人知道他竟是如此的“非人”!

    在中国素来的个人道德评判标准中,一个人是好是坏,是仁德还是邪恶,首先要看的就是他对待亲人的态度。“亲亲,仁也。”这是千年不变的鉴语,也是为人之根本。或许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传统价值观念的断裂造成人伦堕落,但“亲亲”始终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情感,不会因外界影响而有本质改变。所以,对于廖某的暴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应被社会进行道德赦免。

    在外是“君子”,在家是暴徒,这种人格的双面性带来的伤害面虽说不大,但却有着纵深的破坏性。在某种意义上,这既是对普天之下父母最深的伤害,更是对人间亲情最具撕裂能力的恶性行为。

    廖某的母校北大,在今年的实名推荐制中加入了一个条件,即不孝顺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这是对廖某这样性格两极化的个体的提前预警,也是对家庭伦理重入道德重要领域的示范支撑。毕竟,不孝者不以为人,更难以成“仁”。 
  
 

责编:刘乐

来源:广州日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