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改革公交票制 降市民出行成本

2011-08-10 07:49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陈月红] [编辑:赖泳源]
字体:【

  城市公共交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长沙市区,市民关于公交车的“抱怨”却不少:时速太低、票价偏高.、站点设置不合理…… 问题一收集就是一箩筐。

  8月9日下午,长沙市政协民主评议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直面公交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公交票按一元基准票价执行

  【现状】 问卷调查显示,43%的人认为长沙市公交车票价高。普通车票价1元,高等级车票价2元,312路公交车从火车站到汽车西站票价3元,与株洲、广西南宁等城市相比偏高。部分线路高等级车与普通车不符合1∶1的配比要求,以7路为例,50台运营车辆中高等级车40台,市民想搭乘票价为1元的普通车很难。不少市民反映,乘坐公交车上班出行,月支出两三百元,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建议:实施公交票制改革,按一元基准票价执行,恢复月票制,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学生IC卡由目前的9条线路5折优惠推广到全市所有线路一律5折。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老年人等优待群体购买乘车意外伤害保险。

  交通高峰时速要达20公里以上

  【现状】 行车慢,公交车市区时速低于12公里。问卷调查中,有87%的人认为乘坐公交车可能会因堵车而影响出行计划。

  现在公共交通线网设置不够优化。表现为:一是线路重复系数过高。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以1.25至2.5为宜,但长沙市达4.61,线路之间走向重复明显,如通行五一大道的公交线路达32条。二是非直线系数过大,绕行距离远。根据规定,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最大不应超过1.4,但目前长沙市达1.71,其中绕行程度最大的达3.27,延长了市民绕行距离,浪费社会资源。三是公交线路过长。目前长沙市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8.7公里,超过国家规范8至12公里的标准,导致公交车行经道路不可控因素增多。四是线路和站点设置不规范,线路设置随意性大,改线、加线、并线的现象时有发生,站点设置不尽合理,存在站距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建议:优化公交线网,实现高峰时段公交车平均时速达20公里以上。合理调整现有公交线路长度、走向、停靠站点、发车密度,开通区间快速干线,逐步减少五一大道、韶山路等客流密集区的常规公交线路。探索开通穿梭巴士,实现城区居民步行5—10分钟即可乘坐公交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同时在长沙市区边缘实行低价位或免费停车换乘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有车一族”换乘公交出行。

  建立稳定的公交司乘人员队伍

  【现状】 目前长沙市需公交驾驶员8293人,实有5866人,缺口30%。公交车驾驶员因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待遇不高,不少优秀驾驶员选择离职。同时,全市每年学习A3驾照(城市公交车驾照)的仅几百人。

  建议:提升公共客运行业服务水平,打造一支稳定的公交司乘人员队伍。严格公交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注重维护公交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驾驶员的合法权益,改善工作条件,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通过舆论引导全社会尊重公交从业者的劳动。

  以“公交优先”编制执行新规划

  【现状】 公交规划严重滞后。2003年编制的《长沙市公共交通规划》明显滞后,已不适应城市的快速扩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规划实施乏力,许多指标没有得到落实。如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市公交站场用地规模99.8公顷,但现仅26.5公顷;公交专用道14条、总长219公里,截至今年5月仅有专用道7条、总长约77公里。在城市开发过程中,部分新建小区基本没有考虑公交站场的配套建设,开通公交难问题突出。根据《湖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法》,长度在8公里以上的城市道路、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居民小区,应当设置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和调度房,但这一规定基本没有落实。

  建议:全面确立“公交优先”战略思想。在科学编制执行公交专项规划的同时,要强化“公交优先” 的政策支撑,建议尽快制定出台长沙市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完善公交优先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并将公交优先政策、措施落实执行情况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

  8家公交企业有望整合成一家

  【现状】 目前,长沙市常规公交经营企业8家,从业人员9683人。出租汽车经营企业25家,从业人员14000余人。有的企业规模过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状况不佳,承受风险能力弱;另外,由于公共客运市场经营主体过多,企业间无序竞争、利益冲突,产生了诸如争抢客源,争跑热线,冷线运力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

  建议:对公交企业进行整合,建议尽快成立长沙市公共客运行业改革工作班子,按照每家公司至少拥有1000台以上公交营运车辆的要求,启动公共客运行业新一轮改革,将现有8家公交企业整合为2至3家国有主导的运营公司或1家国有控股的集团公司,实现公共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出租汽车企业进行整合,要求每家出租企业公司达到500台营运车以上,将现有25家出租汽车企业整合为8—10家规模较大的公司。

  完善公交线路和出租汽车特许经营权准入、退出机制,对达不到续期条件的经营者坚决予以退出。

  部门回应

  诚心接受评议,虚心吸纳成果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明理:对民主评议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将分类进行整改。 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建立以轨道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系统;积极争取公交用地,大力协调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资产重组,推进公交企业和出租汽车企业整合,做大做优。在服务行为方面,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考评与政府补贴挂钩的机制,引导企业树立“服务就是效益”的观念,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下一页:市区公交你再慢,就被行人追上了

  

  市区公交你再慢,就被行人追上了

  “公交车行驶十分缓慢,市区时速低于12公里。评议组成员乘坐6路车从杜鹃路市委、市政府站到溁湾镇站花了一个小时。”公共交通与民生息息相关。今年3至8月,长沙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对全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的民主评议,形成了民主评议报告。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明理在昨天举行的公共交通管理工作民主评议大会上表示,将对照评议工作整改要求,逐步建立以轨道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系统。

  如果你对公共交通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致电本报热线0731-85571188。

  现状篇

  129条线路、3553台、198万人次

  目前,轨道交通2号线、1号线和长株潭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中。长沙城市公共交通主要由常规公交和出租汽车组成,常规公交经营企业8家,从业人员9683人,营运路线129条、营运车辆3553台,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14.1标台。日均客运量约198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27.6%。公交线路总长度2410公里。

  问题篇

  规划:公交专用道等指标未能落实

  长沙的公共交通与公众的要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民主评议报告指出,2003年长沙市编制完成的《长沙市公共交通规划》已明显滞后,且许多指标没有得到落实。如规划提出,到2010年公交专用道14条、总长219公里,截至今年5月仅有专用道7条、总长约77公里。

  根据《湖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法》,长度在8公里以上的城市道路、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居民小区,应当设置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和调度房,但这一规定基本没有落实。如开福区湘江世纪城项目,规划入住6万人,但没有预留公交首末站建设用地,导致公交车辆只能暂时停放在马路边和捞刀河桥下的临时场地,未来周边10万人的出行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设施:港湾式停靠站偏少

  民主评议报告指出,目前长沙公交枢纽站仅有长沙火车站、高叶塘、武广火车南站和望城坡等4处。按照每车200平方米的标准,长沙公交综合用地面积仅能满足30%的公交车辆停保需求,致使大量公交车露宿街头。

  全市公交中途停靠站共2101个,其中仅107个是港湾式,绝大部分站点公交车辆只能在行车道停靠,造成“开火车”现象,影响交通顺畅。

  公交车专用道未形成网络。目前公交专用道属于开放型,社会车辆可以任意驶入,且大多设在车流量较为宽松的路段,如岳麓大道、金星路、湘府路、芙蓉南路等,在规划上未形成完整的车道体系,无法构建快速公交网络,专道难专用。

  线网:通行五一路的公交线路达32条

  线网设置不够优化,线路重复系数过高。根据相关行业规范,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但长沙达4.61,线路之间走向重复明显,如通行五一路的公交线路达32条。

  同时非直线系数过大,绕行距离远。根据相关规定,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最大不应超过1.4,但目前长沙达1.71,其中绕行程度最大的达3.27。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市民绕行距离。

  公交线路过长。目前长沙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8.7公里,超过国家规范8-12公里的标准,公交车行经道路不可控因素增多,车辆调度困难,遭遇拥堵的可能性增大。

  车速:市区时速低于12公里

  在民主评议组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乘车难、行车慢、票价贵是反映最多的问题。其中,行车慢的问题尤为突出。问卷调查中,有87%的人认为乘坐公交车可能会因堵车而影响出行计划。数据显示,公交车行驶十分缓慢,市区时速低于12公里。而人行走的正常速度是4公里/小时,走得快点能达到10公里/小时,个别健步如飞的能达到15公里/小时。

  43%的人认为,长沙公交车票价高。普通车1元,高等级车2元,部分线路高等级车与普通车不符合1∶1的配比要求,市民想搭乘票价为1元的普通车很难。不少市民反映,乘坐公交车上班出行,月支出两三百元。

  下一页:在主城区抢救性建设枢纽站

  建议篇

  设施:在主城区抢救性建设枢纽站

  评议报告指出,应全面确立“公交优先”战略思想。尽快制定出台长沙市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并将公交优先政策、措施落实执行情况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

  合理布局建设公交站场。将公共交通站场和配套设施建设纳入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不得随意挤占和擅自改变用途;在主城区棚改工程中,抢救性建设2-3个3000至5000平方米的公交枢纽站;加快城市公交换乘和配套设施建设,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推进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和换乘站三级公交换乘站场和综合驻车设施的建设,实现小汽车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便利接驳换乘。

  线网:建议开通区间快速干线

  优化公交线网。合理调整现有公交线路长度、走向、停靠站点、发车密度,开通区间快速干线,逐步减少五一路、韶山路等客流密集区的常规公交线路。探索开通穿梭巴士,实现城区居民步行5-10分钟即可乘坐公交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加大公交路权优先力度,科学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努力提高公交车辆运行速度,加大对违反交通法规,擅自占用公交专用道、公交站点等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快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开发应用,建设一体化的城市公交信息、调度、管理系统。所有公交车都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以GPS智能调度平台为依托,实现出租汽车电话或网络招呼。积极推广IC乘车卡,并与市民卡对接,实现“城市一卡通”。

  车速:高峰时段实现平均时速20公里

  采取措施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确保公交畅通,实现高峰时段公交车平均时速达20公里以上、准点率达80%以上。新建道路配套建设港湾式站点,优化路网结构,打通微循环和断头路,设置自行车道,减轻主干道交通压力;在车流、人流密集的繁华路段增设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有效实现人车分流;在长沙市区边缘实行低价位或免费停车换乘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有车一族”换乘公交出行。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老年人等优待群体购买乘车意外伤害保险。实施公交票制改革,按一元基准票价执行,恢复月票制,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学生IC卡由目前的9条线路5折优惠推广到全市所有线路一律5折。

  [网友们说]

  公交车短了,长点舒服

  昨日,长沙公交一族论坛网站代表戴尼耳在评议大会上,代表网友们说出了对长沙公交的感受并提出了期盼。

  “其实大多数空调车除了空调,没有太多比普通车高级的地方,部分老旧的空调车,乘坐很不舒适。” 戴尼耳建议,应该恢复按季节收费的标准,“这样空调车的收费才能合理化并得到市民的认可。”

  在公交车辆更新上,戴尼耳提出,目前选择较多的10米级公交车高峰期容量有限,车厢内通常拥挤不堪。建议多选择配车长度在11米以上车辆。“目前703、202、405、140等线路使用的12米一级踏步自动波公交车,就广受乘客和驾驶员欢迎。这些车辆对于加快上下客速度、方便老弱病残孕上下车、缓解高峰期拥挤、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提升城市形象作用显著。”

  [主管部门说]

  完善公交为主、的士为辅的交通系统

  昨日,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明理在评议大会上表示,将对照评议工作整改要求,层层分解责任,使整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在规划执行方面,将认真完善并落实“十二五”公交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建立以轨道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基础设施方面,积极争取公交用地,大力协调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工作。在行业整合方面,积极推进资产重组,推进公交企业和出租汽车企业整合,做大做优。在行业监管方面,切实提高履职能力,调动企业内部管理积极性,整合稽查力量,提高行业管理的科技应用水平。在服务行为方面,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考评与政府补贴挂钩的机制,引导企业树立“服务就是效益”的观念,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责编:赖泳源

来源:三湘都市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