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韶山滴水洞景区虎歇坪半山腰的毛麓钟之墓。记者 刘晓波 摄
本报9月7日讯 在家乡韶山求学时,有六七位私塾老师曾教过毛泽东,其中最后一任塾师毛麓钟对少年毛泽东的影响最大。今日,韶山管理局对外宣布,在韶山滴水洞景区虎歇坪半山腰,发现了毛麓钟之墓。他教了少年毛泽东半年私塾
毛麓钟1866年生于韶山东茅塘,系毛泽东五服之内的堂伯父,清长沙府庠生,清末韶山唯一一位秀才。他主张废科举,办新式学堂,学西方技术,富国强兵,曾投身辛亥革命,参加蔡锷的护国军,讨伐袁世凯,任过军中文书之职,后解甲归田,兴学育人。
毛麓钟曾在韶山开办了一所中西合璧式的新型私塾,名曰“面山楼”,是韶山冲当年最为出名的私塾。1909年,16岁的毛泽东在此寄宿学习了半年。作为毛泽东在韶山求学时六七位先生中的最后一位塾师,毛麓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思想开明,对少年毛泽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对少年毛泽东影响很大
毛麓钟给毛泽东描绘了韶山冲外的广阔天地,其广泛阅历和爱国激情,无一不感染毛泽东。当1910年夏,毛泽东得罪族长毛鸿宾,给父亲闯下大祸时,又是毛麓钟站出来,有力地支持毛泽东外出求学,从而使他走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毛泽东后到湘乡、长沙等地求学,每年寒暑假,回韶山都要到毛麓钟家里拜访求教。1921年6月,毛麓钟病卒,终年55岁。后来,毛泽东与夫人杨开慧受党组织委派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期间,还特地到毛麓钟家悼念恩师,看望师母。1959年6月,毛泽东重回故乡韶山,追忆起恩师毛麓钟仍满怀深情。
“原地保护”进行修缮
毛麓钟去世后葬于韶山。
最近,当地有关部门经过多番考证,才得以确认。9月7日,记者在韶山滴水洞景区虎歇坪半山腰看到,毛麓钟墓掩映在茂林修竹中,占地十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水泥墓壁,穹顶,正中嵌有石碑,上面刻有相关的文字信息。虽历经89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
韶山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对毛麓钟墓实行“原地保护”的原则进一步修缮,还将开辟专门游道,设立指示牌,供游人参观瞻仰。今年9月10日这天,凡持有教师证的游客,均可凭证免费参观滴水洞,拜谒毛麓钟之墓。
责编:刘乐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