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已发现艾滋病感染者中 66.9%经性接触感染

2009-11-30 21:40 [来源: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编辑:鲁红]
字体:【

  长沙66.9%是通过性接触而感染

  据国家和省级有关专家估计,目前长沙已发现和报告艾滋病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仅占估计数的20%。患病人数的增加也预示着发生高危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增加。在长沙已发现的感染者中,66.9%是通过性接触而感染。因此,尽量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是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长沙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黄竹林科长介绍,同性性行为造成的艾滋病传播不可忽视。长沙市艾滋病病例在男男性行为人群、青年学生、孕产妇、儿童中均有病例报告。近两年来,市疾控中心开展了对男男性行为(简称MSM)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监测,结果显示:长沙市MSM 感染率达4%,艾滋病毒正在男男性行为人群间快速传播,在今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同性性行为感染者数量高于血液传播与母婴传播数量,仅次于异性性行为感染者。

  8成以上感染者为农民工等流动人口

  根据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长沙艾滋病感染者中,绝大多数为长沙市流动人口,占82.2%,职业以农民(工)报告的发病数最多,占 49.5%,其次为无业人员17.5%,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66.6%,其次为注射吸毒,占19.0%。黄竹林科长解释:本地人口或常住人口多有固定的性伴侣,相比之下流动人口发生高危行为几率增多,尤其是对艾滋病缺乏防范意识的人群,因此,加大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倡导安全的、有防护措施的性行为十分必要。此外,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长沙市还发现了数例婚内性生活感染的艾滋病病例,这说明不少市民对避孕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避孕,事实上,避孕套阻隔了体液的交流,也就避免了性病(包括艾滋病)的传播。即使是结扎了的夫妻,也提倡有防护措施的性行为,安全是性的前提。

  到目前为止,长沙艾滋病监测网络包括了63家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及2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设立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2个、全球基金哨点1个,省级监测哨点7个,每年对暗娼、嫖客、注射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术前检查者、劳教/劳改羁押人员、自愿咨询求询者等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抗体初筛,全市每年初筛十多万人次。

  湖南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8449例,新增感染者中过半为异性传播

  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湖南省卫生厅11月30日通报,截至2009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44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586例,死亡1758例。男男性接触者、母婴和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是我省当前艾滋病流行一大特点。

  艾滋日·报告

  新增病例中衡阳感染人数最多

  2009年1-10月底,全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96例,报告艾滋病病人471例,报告死亡470例。其中,异性传播占53.01%(634/1196);注射毒品传播占20.98%(251/1196);同性传播占4.6%(55/1196);经血液途径感染者占0.83%(10 /1196);母婴传播占1 .59 %( 19 / 1196);不详和其他传播途径占18 .98 %(227/1196)。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排在前5位的市依次为衡阳市、永州市、长沙市、怀化市和邵阳市。

  另据了解,我省当前艾滋病流行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二是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三是三种传播途径并存,性传播感染比例上升加快;四是男男性接触者、母婴和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感染人数逐年上升。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康平 姚家琦

  艾滋日·呼吁

  长沙市疾控中心开通“防艾”专电

  免费咨询或检测请拨:0731-84747741

  本报11月30日讯 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长沙市疾控专家呼吁,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我做起,保护自己,关爱他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据悉, 市民可在长沙任何一家疾控中心免费获得防艾知识咨询以及检测服务(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0731-84747741),个人信息将受到严格保密,此外,经济困难的艾滋病人还可免费获得抗病毒治疗药物。

  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王艳 谢丹

  备用

  针对艾滋病在我省迅速传播的严峻形势,我省加大了重点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干预力度,全面实施了母婴阻断技术服务,落实了关爱艾滋病病人的相关政策。今年全省共发放安全套170.6万只,发放宣传资料38.2万册,为5.3万人次提供免费咨询,免费检测33万多人次,累计为1896名艾滋病病人提供了免费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日·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大约334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去年新增感染者270万人,2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据湖南省卫生厅报告, 截至2009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449例,死亡1758例。

  根据长沙市疾控中心的疾病监测数据,今年前10个月长沙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量已超过2008年全年报告数,在已发现的感染者中,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而感染。

  艾滋病:农民工、城镇无业人员占多数

  专家:早治疗、心灵关怀有助于早日回归社会

  记者 张文杰 通讯员 黎红 黄配

  本报11月30日讯 “目前,农民工、城镇无业人员 艾滋病的发病率占到总发病率的40%,而且发病人员越来越年轻化,大学生中也有不少发病者。”今天,长沙市传染病医院、长沙市HIV/AIDS研究所所长(长沙市第一医院分院)王敏主任医师说,在没有发病时,通过早期治疗,90%的 艾滋病患者还是能够回归社会的。

  大部分民工由于常年在外打工,性生活没有规律,长期压抑下,不少民工在高危性行为下感染。“目前,农民工和城镇无业人员艾滋病发病率占到40%。”王敏表示,由于同性恋增多,年轻一代性生活的开放。目前, 艾滋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大学生染病的人数也在增加。

  艾滋病的预防控制,需要大力的宣传其相关知识,并积极治疗。早期感染期间,没有出现艾滋病的并发症如结核、卡氏肺囊虫肺炎(PCR)、脑弓形虫病、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感染等时,称为HIV感染者,出现并发症时称为AIDS病人。

  目前,在CD4细胞达到或者超过350个每立方毫米时,就必须的采用抗病毒治疗。国家目前采用四免一关怀的政策,病人都可以享用免费的抗病毒制剂和中医中药免费治疗。“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发病后,早期治疗可以使90%的患者症状消失,回归社会。”王敏说,而发病后不予以治疗的患者,两年内基本死亡。通过目前长沙完善的转诊网络,救治中心独一无二的专人心理护士的关怀、以及感染者组织中好转者的相互示范帮助,发病后绝大部分病人都能重新回归社会。

  他们没有艾滋,却整日活在对艾滋的恐惧之中

  专家:这群“病人”需要放松心理压力,接受心理治疗

  记者 张文杰 通讯员 黎红 黄配

  有这么一群“病人”:他们大多在“高危”性行为之后总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尽管各种检查都证明他们没有感染艾滋病,但他们仍然坚信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并要求治疗,每天提心吊胆,活在臆想的痛苦中。对于这些病人的病症,医生和专家们一致认为是“恐艾症”。

  检测是阴性,他们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患了艾滋

  “‘恐艾症’应该是指有高危性行为后的人群中,担心自己患上艾滋病而不断重复检验的患者;而不是指那些十分清楚艾滋病知识,没有高危性行为,而因为其他原因不断寻医、诊断治疗的人。真正的’恐艾症‘患者不是很多。”长沙市传染病医院、长沙市HIV/AIDS研究所所长(长沙市第一医院分院)王敏主任医师说。

  “曾经给我印象最深的病人,一个是去年,在我门诊晃悠几天以后,神秘坐到我跟前说要求治疗的男性患者,40岁左右。我要求他拿出诊断报告,确诊是艾滋病后,才能给他开药免费治疗。他却肯定地说自己绝对是艾滋病,有过高危性行为,然后出现低烧症状,身上有过敏性红点,肌肉跳动、疼痛,乏力、头痛、腹胀、拉肚子、消瘦等,还说诊断报告的结果是秘密,不能随便给人看的。”王敏说,我一直要求看结果,第一次他无奈地走了。没有想到没过几天,他又来了,诊断结果也拿出来了,结果是阴性。此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不是要求检查,就是要求开药。

  “还有一个是某个国际航班的乘务员。当时来的时候,她指着身上的皮下结节说:‘医生,你看我都是上次不小心后发病的,全身都是,还有低烧,肌肉疼痛,乏力、头痛、腹胀等症状,和书上的一模一样啊,我是真的得了艾滋病了。”王敏说,经过检测HIV抗体后,发现她并没有感染。但她却一直不相信,飞到国外时,在不少发达国家都做过检测。

  王敏指出,对待艾滋病,既要有预防意识和警惕观念,但也无需杯弓蛇影、过度恐惧,“恐艾症”患者需要放松心理压力,“心病还需心药医”。

  “恐艾症”主要分为四类

  一、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

  临床表现为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即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经常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同时也可能伴有各种如坐立不安,往返走动,唉声叹气等躯体症状。

  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也不明显。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相应的心理治疗可以得到缓解。

  二、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

  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为恐惧。表现为对艾滋病及其与艾滋病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的恐惧。如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于是对血液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对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表现出恐惧反应;对医院里的针具,公共厕所表现出恐惧反应。

  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但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较明显。此型艾滋病恐惧症仅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针对于恐惧症的心理治疗。

  三、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

  此型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担心自己会被传染艾滋病,处处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如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不敢接触血液制品等。而且伴有反复清洗行为,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进行擦洗。严重者需要带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甚至终日闭门不出。患者可能知道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无力控制也无法摆脱,伴随强烈的内心冲突,非常苦恼。

  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但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比较明显,社会功能受损严重。

  四、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最为常见。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对和艾滋病类似的症状非常敏感,如一旦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极度恐惧,如临大敌,万念俱灰。

  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主要表现在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不相信检查结果,顽固地担心或坚信自己已经被感染了艾滋病。也可出现回避或逃避行为,但一般不明显。

  消除恐艾的根本办法是深入了解艾滋知识

  王敏主任告诉记者,解铃还须系铃人,对那些因为有过高危性行为而担心感染艾滋的人们,首要的是加深对艾滋的认识,全面地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人需要医疗救助,更需要心灵支持

  ——一位护士4年的艾滋病人护理日记

  记者 张文杰

  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爱滋病科共有11个护士,大部分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有3个还是刚毕业才上班的护士,这些天天与艾滋病人打交道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怎样的理解呢?记者抄录该科心理护士李晓萍的部分医护日记,也许它能满足你的这份好奇。

  05年5月10日

  今天,第一次接触艾滋病人。尽管自己是名护士,当让我真正的第一次面对他们时,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种莫名的恐慌。握手、拥抱、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交流……“不必担心,这些不会感染的。”王教授的话响在耳边,我渐渐地忘记了恐惧,亲切地和这些以后需要我帮助的人聊起了天。

  05年11月6日

  今天我很感动。早上,正准备给病人做静脉穿刺的时候,病人说:“护士,您的手套破了,去换双再来吧。” 这些天来,和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都特别特别注意细节。尽管共餐、握手等是不会传染的,他们也尽量避免。他们还常常关心地问起:“你害怕吗?”我想,人都是有感情的,我认真、不带歧视的工作,充满感情的呵护换得了他们的认同和尊敬,这坚定了我的信心:帮助他们,让他们重归社会。

  2007年6月2日

  一位女性患者因行“剖腹探查术”发现HIV阳性,今天转入我院。双重的痛苦让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开始的时候大喊大叫,恐惧、孤独、无助、情绪极不稳定。有一天,她不说话,不和家人交谈,不搭理任何人;她要家人都离开,只留下她一个人。她的反常行为被我们及时发现,我们立即予以心理疏导,说目前虽然不能彻底治愈艾滋,但能够治疗,还告诉她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为她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患者好感动,消除了自杀的念头。通过多次的心理关怀与心理疏导,患者终于露出了笑容,能主动和我们交谈了,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生活又充满希望。

  2008年8月22日

  艾滋病患者中有些已经成家,有些刚值青春年少,有些已为人父母,还有一些甚至是才几岁的小娃娃……他们有些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有些是因为无知,有些是母婴传播而感染的。不管是怎样感染的,他们在得知自己患病的那一刻,都是那么地无助甚至绝望。今天,我接待一个女性艾滋病人时,当我把她带到病房并告知病情的那一瞬间,她倒在了我的怀里,放声痛哭。那一刻,我与她离的那么近,近到我清晰地感受到她无助的呼吸和纷飞的泪雨!很多病人往往因为最初无法接受事实,无法原谅自己,无法面对家人,而选择过早的结束了人生的旅程。他们不仅需要医疗救助,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支持!

  2009年10月14日

  今天,病房收了一个女病人,病情严重,会阴部和臀部大面积溃烂,流脓。病人的家属因为恐惧而避而远之,而我们年轻的护士正专心地为她做着护理。她那种专注的眼神、灵巧的动作、轻柔的言语,感动着病房的每一个病人及家属。她知道病人一直都在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她代表的是我们白衣天使的形象。当护理做完,女病人红润的眼眶、滴滴的眼泪和一声“谢谢您,护士”,让我们为自己是一名护士而自豪……

  长沙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4747741/0731-84710279

  芙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4432914

  天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5137077

  岳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8940500

  开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4315174

  雨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5880844

  长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4015725

  望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8075708

  浏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3612034

  宁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31-87891975

  长沙市一医院(市传染病医院)0731-84453722

  长沙市男男性行为咨询热线:0731-84710279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纬二路149号

  长沙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

  浏阳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 15211002880

  地址:浏阳市白岭路12号

  天心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 0731-85134120

  地址:坡子街布市场三楼

  长沙市芙蓉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 0731-82868122

  地址:长沙市马王堆新桥沁园D4栋101号

 

责编:鲁红

来源: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