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未满3个月的女儿小洁(化名)乘坐501路公交车,下车的时候,因司机关门太快,小洁的头被准备合上的车门给夹凹了,经被医生诊断为“颅骨凹陷性骨折”。这几天,市民刘先生想起受伤的女儿就心痛不已。
公交车门“咬人”事件到底有多普遍?记者在百度和谷歌输入“公交车、夹伤”进行搜索,出现的相关搜索结果为 14200和194000条。随后,记者在长沙街头公交车站随机对30名市民进行了调查,其中23名市民表示,自己不但被车门夹过,而且非常惧怕公交车门夹人,甚至用“患上公交车门恐惧症”的概念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事件
女婴被车门夹成颅骨凹陷性骨折
病情已稳定,可能出现癫痫等后遗症
8月15日早上,记者在湘雅医院急诊科见到了小洁。
刚满三个月的小洁头上缠着绷带,在妈妈怀里熟睡着。小洁妈妈表示,经过几天的治疗,小洁的病情已经稳定。
刘先生介绍,8月9日中午,他抱着小洁乘坐501路公交车。车行至星沙种子公司附近时,刘先生准备下车。“慢点关门啊,有细伢子!”还没有走到车门口,刘先生就大声提醒司机。边说着,刘先生抱着小洁侧身站到了车门口准备下车。突然,左右两边的车门往中间合拢过来,硬生生夹在了小洁的头上。小洁顿时哇哇大哭起来,刘先生赶紧退回车里。他摘下小洁的帽子,发现她脑袋的右侧,被撞出了一道明显的凹痕。
“你先别开车,孩子要马上送到医院去。”心急如焚的刘先生大声喊道。司机随后拨打了120,将小洁送到了最近的长沙市第八医院。
“又咳嗽又呕吐,我和老婆都慌神了。”当天下午6点,小洁突然开始咳嗽,有点像肺炎的症状。医生给小洁做了详细检查后告诉刘先生,根据小洁的伤痕判断,可能是右颅骨凹陷性骨折。
8月11日,小洁的X光片出来,医生正式确诊她为“颅骨凹陷性骨折”。刘先生以长沙市第八医院条件有限为由,在和主治医生及公交公司协商之后,8月11日上午,将小洁转进了湘雅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告诉刘先生,颅骨凹陷性骨折可能不会生长起来,而且可能出现癫痫等后遗症。
调查
公交车门“咬人”现象全国都很普遍
调查30位市民,23人称患“公交车门恐惧症”
公交车门“咬人”,你遭遇过么?8月15日下午,记者在长沙市开福区经武门公交站前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他们当中有12位市民表示被公交车夹过,8位市民亲眼目睹别人被夹,3位市民表示自己一直担心被夹。这23位市民都表示,自己非常惧怕“公交车门夹人”,几乎患上了“公交车门恐惧症”。
“小孩子动作慢,而且车子有惯性,随时可能摔倒。送女儿去参加培训,下公交车是我最怕的事情。”市民刘秀芹家住荷花池小区,每天,她都要乘坐公交车送9岁的女儿去东塘参加书法培训。7月中旬的一天,她带女儿去上课,车到东塘北时准备下车。车子刚停稳,车门一开,刘秀芹赶紧把女儿扶下车,她自己一只脚还没迈下去,“啪”地一声,司机就把门关了。“夹得生疼,可车已经开走了,幸好没有夹到我女儿。”刘秀芹说,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别说是孩子下车,我一个大人都被夹过好几次。”市民李小姐每天都要在经武门站乘坐402路车到窑岭上班,她也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随后,记者在百度和谷歌输入“公交车、夹伤”进行搜索,发现公交车门“咬人”在全国几乎都是普遍现象,出现的相关搜索结果分别有14200和194000条。
求解
只要多等3秒开关门就不会伤人
公交老司机:车门夹人,完全是司机个人的失误
“公交车车门夹人,完全是司机个人的失误。”在湖南巴士公司开了10多年公交车的司机赵金泉师傅表示,每一辆公交车车后门下车的地方都安装有个摄像头,司机在驾驶室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乘客上下车的情况。此外,车的后视镜也充当着司机的重要帮手。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赵金泉师傅说,“要想不夹住上下车的乘客其实很容易,司机只要在等乘客上下车之后,再等3秒钟。”
赵金泉师傅称,长沙市最早的公交车是手动门,开门关门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就不存在发生“夹人”的状况。之后,公交车全部换成了自动门。自动门也可以称为“气门”,通过压缩空气,使转轴旋转,或者推动门跟随滑轨滑动,从而开启或关闭门,所以关门的时候总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近年来,有的车用上了液体代替压缩空气,安静了不少。
“无论是压缩空气的车门,还是液体代替压缩空气的车门,车门打开和关上的时间,都需要3秒-5秒钟。”赵金泉说,公交车夹人、刹车伤人事件是否发生与司机的判断和操作有很大关系。说到此,他讲出了亲身经历,去年他也夹到过一个乘客。“当时乘客已经到车门口,我估计不要2秒钟,他就能下车。”车门合上最少都需要3秒,完全可能在乘客下车之后合上。富有经验的赵金泉,按下了关车门的开关。不料,这个乘客下车的动作却没有在2秒内完成,随着“啪”的一声,车门夹住了她的右脚。“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急着关车门了。多等3秒,乘客就完全可以安全上下车,多安心啊!”
【延伸】 市民缘何恐惧公交车
公交车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它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的同时,还展现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品位,理应得到市民的喜爱和精心呵护。而事实上,种种原因却使公交车频成杀手,引起市民恐惧。
据一些公交车司售人员私下透露,公交公司一般都会对司售人员每天跑多少圈、每月要完成多少票款定额有严格要求。如果完不成,司售人员将被扣罚工资;如果超额完成任务,乘务员可按照票款的一定比例提成,一旦连续不达标或是成绩排在最后,就面临下岗。
如此强硬的利益导向,司售人员为了保住手中的“饭碗”,变得近乎“疯狂”起来,减速压后车、猛跑追前车、斗气开快车、野蛮驾驶,目的只有一个——人为制造空档,多拉乘客,增加收入。这就形成了一系列恶性循环:车况差,不注重修理;司乘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只要能多拉几个客,漠视他人生命;服务态度差,不讲究文明礼节。如此,坐车人提心吊胆,行路人望车生畏,而事故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
公交公司既是企业,也是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理应首先把乘客和行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为社会化服务放在首要位置,这是最基本的经营理念。倘若一味地追求利润而置别人的安全于不顾,将公交车嬗变成公路杀手,这种扭曲的利益驱动,只能让市民恐慌、躲避,从而导致企业自身的灭亡。
■据人民网
□新闻链接
防夹伤,他们是这样做的
关门后3秒才能开车 乘客按钮提示后才开门如何处理车门夹伤?
【广州】
为了加强广州市交通行业安全,广州市相关部门出台规定,公交车关门后3秒才能开车,公交司机开车打手机将被“永久吊销资格证”。
根据规定,车辆停稳3秒后才打开车门上下客,在确认没有乘客上下车时才关闭车门,车门完全关闭3秒后才能启动车辆,确保乘客安全。只要公交司机不按规定关门开车,即便不被夹,乘客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投诉。
【巴黎】
乘客按钮提示后才开门
在巴黎,无论是开车出门还是乘公交车、地铁出门,都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没有乘客上下车,巴黎的公交车不是站站停,进站后也不是每个车门都打开。公交车内的扶手上有黄色的按钮,下车的乘客要按黄钮提示司机到站停车。地铁虽然是每站停车,但如果没有人下车,地铁的车门不会自动开启。需要下车的乘客在车内扳动车门处的手柄才能打开车门。
如何处理车门夹伤?
被汽车门夹伤后可能引起受伤者局部出血肿胀,严重的可引起关节出血。如果出现意外夹伤,可以按下列方法救治:
1、看见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
2、如果手臂部分被夹伤,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
3、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发生了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4、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5、治疗夹伤期间避免入浴。
责编:刘乐
来源: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