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
2月18日,传记作家李辉发表原创文章称,文怀沙先生的年龄、国学大师身份、入狱原因等均可疑。一文惊起千层浪,之前文怀沙保持沉默,20日晚也仅以手书短文“但求无愧我心”简单回应,而关于文怀沙丑闻事件的争议越发激烈,与“文怀沙”相关的博文多达29940篇。21日下午,文怀沙接受凤凰网采访的视频在网上曝光,在采访中他首次详细谈论了质疑风波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并称愿意与李辉会面。然而当记者联系上李辉时,他称对文怀沙的回应并不满意,认为文怀沙并未正面回应其主要质疑。
谈年龄
总之是19xx年
文怀沙:现在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99岁,一个说法是88岁。我告诉你,88岁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岁数,就算是小的,总而言之是老了。
那么还有一些关于风流韵事,这是很可笑的,现在到了88岁的话,到医院一检查,根本不可能,想去风流都不可能。
我们都生在20世纪,都是19××年生的,不论说是10也好,20也好,21也好,总而言之是19××,现在是21世纪,我不准备到22世纪。现在我本来不想接受采访,为什么?因为徒乱心意,我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可以诉诸法律。
谈学术贡献
33字最短文能传世
文怀沙:现在至少有我一个短的三十三字真经“正清和”,“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一个是儒道释三个东西,我把它三个核心提出来,提最短的东西,我认为这个东西可以传,它的寿命比我长。另外我编的《四部文明》,一亿四千万字,主要是对《四库全书》毁坏汉文化的那些行为表示不满,所以想存原典,存现实,为子孙后代存现实,留住这一个原典,这个是我已经出版的,这个文章还可以再版,它的寿命也会比我长。
谈质疑者
曾接受李辉采访
文怀沙:这个作者从前认识过,就是在鸡年过去,狗年来的时候。他让我就狗年谈一谈我的看法,我就想到三句话,第一句话放狗屁,第二句话是狗放屁,第三句话放屁狗,我讲的三句话,这位记者大概都记下来了……已经好几年不见了,突然之间他对我来进行一种质疑,而且是很不友好的质疑,当然我看了以后,心里很不舒服。据《华商报》
弟子说
他目前精神很好
“我今天中午见到他时,他明确告诉我,不想再作什么回应,接下来就是要做好既定的事,比如《四部文明》的编撰。”前日,应文怀沙家属邀请,赶往北京商议“回应”的其西安弟子傅光告诉记者,文怀沙20日晚所作的回应是对“质疑”的第一次回应,也是最后一次回应。
傅光还透露,文怀沙目前精神很好,并没有像网上所传的那样“躲起来不见人,羞愧难耐”。事情发生后,文怀沙曾要求众弟子不要对此回应。众弟子也劝他,不要再参加接下来的回应,因为“老师对此事做得已经够多了”,文怀沙对此表示同意。对于家人有意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文怀沙的利益,文怀沙觉得“没必要”。
儿子说
家父为了家母改年龄
家父与家母于1946年结识于上海,后确定了恋爱关系。1947年至1948年,国民党政府濒临灭亡,在上海大搞白色恐怖,家父与家母因参加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而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之后,他们携手逃离上海,来到了解放区。投入革命怀抱以后,首先就要登记,家父与家母当然是以夫妻的名义登记。家父当时为了和家母在年纪上更为般配一些,想都没想,就把自己的出生年月由1910年改为1920年,解放后,家父在北京报户口,自然而然就成了1920年出生的。
李辉说
我没采访过文怀沙
“我要说的已经在文章里说过了……将整个事情公之于众,其实我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文怀沙回忆李辉“在上个狗年采访过我”,对此李辉说:“我从没采访过文怀沙。”据《燕赵都市报》
语录里的文怀沙
●谈情感经历
“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两件事,一个叫生离,一个叫死别,这些年来,生离死别这种经历太多了,但是我还没有失去敏感。”
●谈人生幸福
“应有尽有,不如应无尽无。无病无灾,就是很好的人生。”
●谈钱与面子
“对于生存和发展而言,钱很重要,不可不要,穷酸注定不能发展,但面子也不能不要,于是屈原的《离骚》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应该在要脸的前提下勇敢地要钱。”
●谈国学推广
“天下事往往是我愿意者,我不能够;我所能够者,我却不愿意,余之暮年能多做一些既能够又愿意之事,苟为此,则甘心瞑目矣。”
●谈做人准则
“我做人的准则是记爱不记恨,记恩不记仇。虽然喜欢过很多女人,但是从来没有同时喜欢过两个女子。”本报综合
相关链接
茅盾曾称文怀沙“为人浮薄”
在文怀沙官方网站上,文怀沙的“大事年表”详细记录了这位老人的文化行踪。年表中,文怀沙除了在1947年写过一本《鲁迅旧诗新诠》、1950年代前期参与了《楚辞》翻译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学术成果,诗作也只有少数的几首。至于《鲁迅旧诗新诠》这部书,一直被文怀沙及其追随者称为“鲁迅旧诗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曾受到茅盾的质疑。
茅盾曾在1977年致信给鲁迅研究专家王德厚说:“《新诠》‘引’中所谓‘此书初稿甫成,承茅盾先生改正错误之处甚多云云’,不是事实。1947年5月后我从苏联回上海,旋即赴香港。文怀沙为人浮薄,我们都避之。”茅盾更说:“我大胆猜度,这是个妄人,写这本《新诠》为了骗人,却在“引”及“按”中故意拉入一些文艺界人以示其交游之广阔,也是为了骗人。”据《信息时报》
文怀沙启事
(2月20日,文怀沙先生通过凤凰网进行的回应)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我诞生于忧患频连之己酉腊月初五,即阳历一九一零年一月十五日,其它歧说,俱不足信。后世史家当以此为据,无劳辨析,此哀言也;亦善言也。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已公开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是而已。
二OO九年二月二十日
燕堂文怀沙
■ 文化旁白
惯作逍遥游,诚愿真“无愧”
王 锋
声明既出,论声四起。似乎不宜刻薄地认为,文先生开口便以 “人之将死”来博同情,不过伤感无奈之状,跃然纸上。面对镜头解释时,又称“无缝不下蛆”,恨意历历可见,足与一纸文雅词汇相映成“趣”。若剑指挑刺者,语涉意气之争,在此不论。若意在自感怅憾,则当年“改岁”之举又与“下蛆”何异,徒使自身惹腥蒙羞,李辉不来叫阵,则疑云终锁,谁人得知?依年已六旬的文公子所言,乃父年龄“改老”竟因曾经“改小”。则此番被人苛责,确非无风起浪。
学术成就方面,文先生终对“大师”高帽作辞让状,而念兹在兹者,是最短之文与最厚之书,自信会留传后世。33字“正清和”释文,不可谓不简洁,而斤两如何?200卷《四部文明》,卷帙浩繁,而功过如何?均有待定评。对一些事,文先生期之于后世,称“后世史家当以此为据”,显然已自认为会是历史人物,会有无数考据者届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至于当年入狱真正原因,文先生则未予解释,因付阙如,更增疑云。声明中有“但求无愧我心”字样,是否有愧,只有天知地知沙翁知了,诚愿他真正“无愧”。无数网友往“红绡帐里”猜测并大吐口水,似嫌稍过。因为学者地位能否挺立,并不在于被道德大棒之当头猛砸也。
凤凰卫视的王鲁湘曾感叹在文先生面前,只能“云里雾里去跟着他做逍遥游”,足见文先生“魅力”。抛却学术成就与人格勿论,仅其字正腔圆之演讲功夫、面红体健之养生学问,已堪称高人。
世间有戴高帽者,便有掀高帽者。有时,戴高帽者名实或异,掀高帽者心口不一。戴帽文先生已向掀帽李先生探出“雅量”之枝,李先生何不催马上前,“忙趁东风舞一回”呢?使大家早日共鉴真相。
【网友调查】
1.国学大师文怀沙被疑造假,你信吗?
文怀沙有可能造假 6821票占91.4%
不好说 461票 占 6.2%
文怀沙不可能造假 181票 占 2.4%
(据新浪网,截至昨晚7时30分,共有7463人参加)
2.文怀沙遭质疑你相信谁?
质疑有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4594票占38.51%
见怪不怪,这年头沽名钓誉者众多 3474票占29.1%
大师真冤,李辉是想借名人炒作 572票占4.8%
路过看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3292票占27.59%
(据搜狐网,截至昨晚8时,共11932网友投票)
责编:文新征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