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当事人丨回访晓华:流量褪去,她在想什么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文]

全媒体记者 龙思言 刘文 郭文雯 图/视频 袁红霞 易莉

一把剪刀带火一座城。在走红一个月后,“听得懂话的理发师”晓华再次被包围在舆论中心。12月9日晚,明星向佐兑现约定找晓华理发,怀化长泥坡新村人头攒动,全网超6700万人观看线上围观,热闹非凡。

12月10日清晨,小雨,深冬的怀化已是冷风刺骨,距离记者第一次采访晓华,差不多正好过去一个月。

此刻再次走进长泥坡新村,和昨晚的喧嚣相比,街道已恢复宁静,百米长的网红集市仅有零星几家摊贩在坚持出摊,晓华理发店的门口也不再安排志愿者维护秩序,几名排队的顾客围坐一团,等待晓华开店营业。

一场人山人海的狂欢过后,晓华和她的店似乎恢复到了最初的模样。晓华说:“我早知道,流量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我没什么太大的心理压力,平常心对待。”

“人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晓华,原名李静,今年33岁,是一名普通的理发师,她以真诚的态度、精湛的理发技艺,在网络上意外爆火,被网友称赞“最能听懂顾客需求”“能让人笑着走出理发店”。

爆火的初期,每天来店理发的粉丝几乎要把店门挤破。为了不让千里迢迢赶来的粉丝遗憾而归,晓华每天放号30位,从早到晚除了吃饭便是理发,“剪刀都要冒烟了”。有时她还会根据情况临时增号,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详见本报11月2日A4版《宝妈理发意外走红,网友请她“全国巡剪”》、11月15日A3版《对话“懂你之人”,倾听“懂你之城”》相关报道。)

走红一个月后,流量明显褪去,不仅现场围观的人少了,晓华直播间的人数也明显减少。但面对记者的提问,晓华还是印象中的那个她:笑脸,小辫,紫色的工作围兜,理发价格仍是30元。

有人说她太傻,“火了该去签约当网红”“趁着流量赶紧挣一把”,她摇头拒绝:人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我就守着这个小店继续干。

“不管干啥,我都不会离开美发行业。”晓华说,“我早就做好了回到原点的准备,这一个月来,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全国各地来理发的粉丝朋友,真心换真心,这是花钱买不到的,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她真的把整条街都盘活了”

长泥坡新村原本是怀化一个普通的安置小区,平日里行人寥寥,晓华爆火后,整条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连夜铺修了沥青路,搭建百米网红集市:冰糖橙、酸萝卜、粉糍粑、黄牛肉……浓缩了整个怀化特色小吃和非遗,被本地市民称为“怀化新晋CBD”;前来理发的游客,凭身份证、入怀交通记录和“打卡”照,即可享受超30个旅游景区优惠和民宿、餐饮、娱乐场馆消费折扣。数据显示,从11月2日至21日,“晓华理发店”人流量累计超30万人次,拉动周边现场消费超3000万元,拉动全市消费1.8亿元。

应该说,怀化文旅面对这波流量的应对是积极的。随着晓华热度的逐渐褪去,长泥坡新村也慢慢恢复往日的安宁,商贩已陆续搬走,整条街望去,只有入口处不到10家的商贩还在经营着,略显冷清。

“我是11中旬过来摆摊的,见证了这条街从熙熙攘攘到渐渐冷清。”卖当地特色米豆腐的摊主罗大姐对记者说。她扎着小辫,招呼记者免费品尝,和一个月前记者初来采访时的热情一样。

“当时是在别人的朋友圈里看到我们怀化出了个大网红,还出了一条美食街。”于是,罗大姐当即决定过来摆摊,10元/份的米豆腐,最高时日营业额能突破5000元,“晓华当时真的把整条街都盘活了。”

现在生意下降了10倍,但罗大姐不觉得遗憾,仍坚持每天出摊。她说,总有人会来理发,她在这里做一些小吃,也是想回报晓华给她带来的那一波好生意,“不为别的,她的粉丝剪完头发,一出来就能看到我,能吃到地道的怀化特色,这个感觉还是好的嘛。”

晓华其实是有些遗憾的,当然,不是因为流量。“理发行业很辛苦,十多年来我最亏欠的就是孩子,没有好好陪伴过他们。”晓华红了双眼,希望未来自己能多陪伴孩子,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记者手记

晓华,我想找你剪头发

理发,很难吗?或者说,晓华,凭什么?

一个月前,一名剪了十多年男生的女理发师突然就成了热门话题,引发了极大的共鸣,那些“哭着从理发店走出来”的年轻人、那些想出头的tony老师,还有那些对怀化深感好奇的网友,用如潮水般的强势围观回答了这个问题:晓华,我想找你剪头发。

这便是“流量时代”特有的故事了:小城理发师成了现场级网红,“剪美美的头发,游美美的怀化”成了文旅佳话,连明星也要特地来和她共享流量。如果前几次采访晓华的印象是质朴与真诚,是“大道至简”的巧手,那么,这一次和她的对话,看到的是普通人面对流量的无奈与疲倦,也有她的善良与清醒。

幸好,晓华从不曾放下剪刀,未来还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学习。所以,当流量突袭,她能稳稳接住,带火家乡,姿势漂亮;当流量渐远,她也颇有些“事了拂身去”的潇洒。这样的晓华,很有意思。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