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主动下乡“找朋友”,帮助一家小作坊做成“大企业”——教授下乡,企业“出彩”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奉永成]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11月21日,益阳市龙岭产业开发区光明社区里,湖南省仁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仁兴科技老板李志平见到这位满面红润、身材微胖的“客人”,立即放下手中茶杯,紧走几步,握住对方的手:“文教授,您来了!”

“客人”叫文凤华,是中南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经济与金融领域著名学者。从2017年开始,文凤华教授践行学校服务社会责任,主动找到李志平,跟他交朋友,帮助李志平原来经营的干制肠衣小作坊,发展成为双汇集团稳定供货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大企业”。

(11月21日,仁兴科技工人正在检测干制肠衣成品。奉永成摄)

教授主动伸援手,对方怀疑是骗子

时间的指针拨转到2017年7月。“当时接了一个电话,对方说是中南大学教授叫文凤华,约我到长沙去谈一谈,我以为是骗子,直接挂了电话。”11月21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志平连连道歉。

干制肠衣是龙岭产业开发区的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会做。高峰时期,仅光明社区就有200多个干制肠衣小作坊。

李志平夫妻跟社区其他百姓一样,从事干制肠衣制作已有30多年,之前一直是家庭小作坊。2016年,李志平将小作坊升级为公司——注册成立了仁兴科技,但仍是纯手工作坊,年产值也只有几十万元,产品质量低,加上回款难、销路窄等问题,经营举步维艰。

在李志平一愁莫展之际,接到了文凤华的电话。“听起来太美好了,让人不敢相信。”李志平笑着说。

“作为大学教授,有做社会公益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文凤华说,光明社区就在他老家清溪村隔壁。经过长时间调研,他发现龙岭产业开发区的传统产业干制肠衣有基础、有前景,如果能扶持一家龙头企业,或许能带动当地干制肠衣产业发展成真正的富民产业。

经过多次考察,文凤华将帮扶对象瞄准了做事脚踏实地、能吃苦、肯钻研的李志平。

初次见面并不愉快。“一个很固执的小作坊主。”文凤华说,当时跟李志平说什么他都听不懂,更不愿意改变。但文凤华开出的条件让他心动了——不要一分钱,义务帮忙。

李志平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文凤华的帮助。

(仁兴科技自主研发的半自动干制肠衣生产线。奉永成摄)

论文写进车间,成果留给企业

建立帮扶关系后,文凤华成了仁兴科技的常客。“走,跟我去双汇集团跑销路。”2018年9月,文凤华叫上李志平一起干。

这一次,李志平彻底被文凤华的魅力所折服。“文教授动用他的关系,让我进到厂里参观,大开眼界。”李志平说,在双汇集团,他见识到了现代企业管理和科技发展的力量。

有教授“背书”,双汇集团破例给了李志平一次机会,技术人员告诉他产品标准,教他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并承诺,只要产品达标就下订单。

回来后,李志平将小作坊推倒重来,利用自己积累了30余年的干制肠衣生产经验,结合在双汇集团学到的知识,扎进车间开展技术攻关。3个月时间,李志平生产的肠衣破损率从原来的30%降低到10%,干湿度全部达标。2018年12月,仁兴科技顺利拿了双汇集团首笔10万元订单。

双汇集团对供货商的产品要求极高,一项指标不达标就会退货。2020年前后,仁兴科技陷入了“退货潮”困境,大批产品被退回。文凤华跟李志平一起查找问题症结所在,最终发现: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尽可能用机械代替人工。

2022年,仁兴科技自主研发的半自动干制肠衣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国内干制肠衣行业首条半自动干制肠衣生产线,解决了以前干制肠衣生产露天晒制和干湿度不均衡等难题,破损率降低至1%。仁兴科技也因此成为双汇集团稳定供货商,去年产值近千万元,今年可突破千万元。

企业做大了,李志平开始回报乡亲。目前,仁兴科技吸纳了70余名当地百姓实现就近就业,同时,还帮助龙岭产业开发区其他干制肠衣小作坊转型升级。开发区将仁兴科技列为重点培育企业对象,希望通过仁兴科技的带动,助推全区干制肠衣产业发展。

(一审:谢振华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