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用青春描绘胜战航迹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桂明 武鹏 孙艾林 唐招娣]

(王鹏近照)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武鹏 孙艾林 唐招娣 长沙报道

秋日长沙,丹桂飘香。近日,阳光和煦,微风拂面,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漫步在美丽的校园内,与桂花树们来了个亲密接触后,走进实验室开始忙碌,一会儿便飞速记录着实验数据,一行行代码跟随光标“行进”。

作为飞行器控制领域的青年科技专家,今年不满40岁的王鹏先后攻克多项核心技术,为部队新质战斗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记者请王鹏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工作日常,他微微一笑:“让新型飞行器在未来战场更灵巧、更智能。”

工位旁是一架新型飞行器的半实物模型,在电脑屏幕上,它常常随着王鹏的控制呈现出各种轨迹。然而,对于这位总在深夜陪伴它的“老伙计”来说,向战为战的梦想轨迹多年来始终如一。

初心不改为强军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感恩,所以坚守;因为信心,所以坚定……”6年前的隆冬深夜,王鹏郑重地写下转改文职人员申请书。那一年,他从一名现役军人转改为军队文职人员。

这是王鹏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改变,但这样的改变早已不止一次。

2003年,王鹏考入国防科技大学。那时的他,并不太清楚所学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隐约地觉得看名字应该是跟太空、飞船打交道。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遨游太空的浪漫让他深深着迷。本科和硕士期间,王鹏的目光总是穿梭在恒星、行星之间,向着太空前沿领域一路前行,并以优异的专业成绩于2009年提前攻读博士。

改变,不期而至。那时,王鹏所在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某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研究难度较大。

“这个方向是要解决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实际问题,会很具体,也会很难,而且越往后会越具体、越艰难,你愿意换到这个方向上去吗?”一次,导师吴杰教授找王鹏谈话,试着询问他的态度。

从浪漫前沿的太空领域到艰难具体地解决作战应用问题,面对如此大的研究方向调整,王鹏想到了自己的初心。“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吗?”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对导师说:“只要是任务需要,再难我也愿意尝试。”

梦想的轨迹与群星擦肩而过,化作弯腰埋头的躬身践行。

就这样,博士阶段的王鹏转向了完全陌生、更具为战特性的研究中,这一改就是十几年,从项目一期、二期……直至完结,王鹏成为课题组中在这个项目里“摸爬滚打”时间最久的人,也成为这个领域内的青年专家。

(2013年,王鹏博士毕业)

2018年,全军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的第一年。面对改革大潮,王鹏走到了选择的路口。军徽、军装、军人,每一个字眼都是那么地难以割舍。

写下转改申请书的那个夜晚,王鹏反复摩挲着领口的松枝叶领花,嘹亮的熄灯号响起,思绪猛然一顿,“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始终身在这片军营。”王鹏想起了导师吴杰教授。

当年,吴杰教授曾婉拒了外面多家单位的高薪聘请。“老师深情地和我们说,我们身在军营,使命责任永远排在第一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要为强军事业奋斗终身!”

“转改后衣服颜色虽有不同,但奋斗强军的底色都一样,能够在战位上心无旁骛地干着战斗力急需的事业,才是最重要的!”那时,王鹏是学院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他成为全校首批递交转改申请书的干部。

每一次改变都是因为初心不变。对于王鹏来说,人生的轨迹也许会有改变,梦想的初心却始终如一。

转改后,王鹏仍然如往常一样:每年120多个学时的课程教学、繁重的学科专业建设、紧张的科研攻关……多少次夜深人静,王鹏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唯有清脆的键盘声作伴,小小的电脑就是他的战场,方寸之间,犹如积蓄着策动万马千军的力量,推动他奔跑在伟大的航迹上。因业绩突出、表现优秀,转改当年王鹏就获得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次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感恩,所以坚守;因为信心,所以坚定……”这是王鹏的心声,也是国防科技大学校园内所有转改文职人员的心声。

这个心声,长夜里忙碌的脚步可以见证。重大工程科技攻关中,随处可见文职人员的身影;教研成果表彰通报上,处处都有文职人员的名字;高级职称评定、高层次人才遴选、功勋荣誉表彰,文职人员正成为加快崛起的新锐力量……

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没有军人文职之分,大家都是奋斗者,都是骨干中坚。

面向战场育人才

粉笔起落,王鹏在黑板上画了3条弧线。

“同学们请看,这是几种控制方法实现的不同飞行轨迹,精度相差明显……”课堂上,王鹏以真实战场为背景建立案例库,通过案例讲解,把蕴含其中的原理拆开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底层知识和应用需求。

王鹏的课堂是公认充满了“战味”的,不仅案例来自战场,课堂本身也“硝烟”味十足。

“你们这个方案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么依据,性能提升了多少?”“你们这么搞,理论上看起来合理,但实际工程应用根本行不通。”

这是王鹏设计的“翻转课堂”上,学员们常常会出现的一幕。授课时,王鹏会设计不同选题,让学员分组研究,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课”,大家再交流研讨,组间相互质询,师生共同评价,现场气氛很热烈。学员都说,上王教员的课越来越“卷”了,学员如果不用功准备,很容易研讨时下不了台。

“卷”起来的,并不只学生。90分钟的翻转课堂,王鹏至少需要用3天来备课。为了让学员更好地自学课程知识,有效参与课堂讨论,王鹏甚至花了一年多时间建了一门慕课课程。

“这里培养的学员,将走向明天的战场,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教学可以说是源头中的源头、基础中的基础、支撑中的支撑。”王鹏说,作为军校教员,责任十分重大,要努力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王鹏组织学员研讨)

高等数学是国防科大从“哈军工”时期就传承下来的“霸王课”。20多年前,王鹏刚上大一,担任数学教员李建平的课代表。李教员上课几乎不用看教材,几根粉笔就把知识点板书得清清楚楚,每次下课,李教员总是把包背起,佝偻着腰,双手抱上一大摞作业本,用下巴压着,一步步走回家批改,下次课又抱了回来。

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背影一直驻留在王鹏的记忆中。“做教员,就是要像李教员那样,像珍爱生命一样爱三尺讲台,像爱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

20多年过去,曾经的李教员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将近退休了,曾经的学生也成为了省级教学能手,但国防科大人站稳讲台的追求依旧如一。

第一次以教员身份迈进教室的那天,王鹏背着摄像机走向教室后方,在学员们惊诧的目光中,把摄像机架好,再上台讲课。下课后,回去翻看录像,王鹏从仪态、语速、语调再到讲授内容,逐一分析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王鹏将录像改为录音,每次下课都回听录音,反复回查授课中的细节。

在教学环节精雕细琢的王鹏始终谨记导师的教诲。“留校之初,吴杰教授就告诉我:‘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站稳讲台’。”由此,他对教书育人一直满怀敬畏。

学员杨云提到一处细节:王教员总是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一名学员的名字。“我给自己的期限是3次课,尽量在给他们上3次课后能准确叫出每一个学员的名字。”在王鹏的包里,一直放着两张表格,记录了这学期两个班57名学员的名单,表格设有多栏,“〇代表重点关注对象,√代表这次活动表现优秀……”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次上课学生的情况。

有一门课,王鹏已经上了近10年,但他依然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板书怎么写、上课思路怎么调整、关键知识点怎么呈现等等,都会记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笔记本写了厚厚一摞。

“教学就像雕刻艺术品,急不得、虚不得,必须得下苦功夫、硬功夫。只有这样,培养的学员才能适应部队需要,才能制胜未来战场。”王鹏说。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

(王鹏在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向战而研攀高峰

秋日的暖阳洒进王鹏的办公室,为笔挺的“孔雀蓝”制服投下温暖的光韵。办公桌干净整洁,电脑屏幕上是一行行代码,手边整齐摞放着一沓文件,那是他为部队设计的某系统材料。

一次到部队调研时,有两家单位的领导都向王鹏所在团队求助,“我们每年要执行几十次任务,任务过程中如何更好控制设备状态,是最头痛的难题,能不能设计一套适用的预报系统?”

“帮部队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使命。”王鹏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

项目对王鹏来说不难,但任务十分繁重。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他与同事分析了十几个GB、成百上千条历史数据,从中分析规律性和寻找关联性。那段时间,王鹏与同事常常在部队一待就是好几天,工作的同时还兼顾培训基层技术人员。经过两年努力,他们设计出一套系统,彻底改变了两个单位原来的被动保障模式和数据事后分析方式。

(王鹏与团队老师探讨)

“部队有困难能想到我们,是一种荣幸,更是一份责任。”王鹏质朴的态度令人动容,多年来,他与课题组在服务一线部队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那年,某研究院为提升装备作战性能,改进了某型号系统的设计,却带来了飞行稳定性变差的问题。王鹏带着课题组义不容辞接下任务,他们多次到对方单位进行技术对接,投入了大量精力,最终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一趟任务走下来,课题组与该研究院成了好搭档,“现在他们一遇到技术难题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我们,我们也会积极对接、倾囊支持。”工作10余年来,王鹏与课题组先后为部队解决了多个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痛难点问题,研究成果获得基层部队广泛好评。

“只要是部队需要的,再难也要解决;只要是对新质战斗力提升有帮助的,再久也要坚持。”王鹏常常这样说。

向战而研的岁月,总是枯燥而漫长的。王鹏记得,为了攻克一项技术,他潜心研究了5年才最终有所突破。

“研究涉及到底层机理,对新质战斗力是很有帮助的,5年不算什么。在国防科大、在我们学院,有多少人,用了多少个5年,才有了今天的创新成果和为战贡献。”在王鹏口中,潜心为战而研,早已成为国防科大人的共识。

2009年,王鹏刚上博士,就加入了某工程攻关团队。后面的10年里,这个团队聚力默默攻关,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一直没有申报奖项。为了解决一项国家重大需求,一群人用了整整10年默默耕耘,所有人的想法只有一个:怎么快点把技术攻克突破、把成果用到部队。

(王鹏与团队教员)

一个人,一个点,5年。一群人,一件事,10年。不知不觉间,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一些细节的片段,也许可以折射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精神。

在王鹏的办公室,有一个已经掉漆的小柜子,那是他2007年刚上研究生时教研室配发的。之后的17年里,这个柜子跟随王鹏换了多次办公室。

空天楼旁的停车场,总能看到吴杰教授造型独特的私家车。为了一项与部队紧密联系的课题研究,吴杰教授在自己刚买不久的私家车车顶装上实验天线,一个简易的实验用车就这样出炉了。“做科研,不能什么容易做什么,什么实惠做什么,目标就是一个,把事情做好。”

脚踏实地做学问

走进空天楼,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面令人震撼的“人才森林”展示墙。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大批科技帅才、系统总师、首席专家,犹如繁星映照着强军兴国的浩渺空天。

仰望星空,需要脚踏实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王鹏。

会议室里,一周一次的组会如期进行,学员连一鸣用PPT汇报近期研究进展。“这个数据验证过了吗?”“这一页第3行我曾批注过错误。”“汇报前做好准备工作了吗?”……王鹏叫停了汇报,连一鸣确实没有提前检查文件,播放了一个错误版本,此刻觉得万分窘迫。“在科研领域,一个小小的符号都可能导致结果截然相反,这不仅仅是符号的问题,更是科研态度的问题!”王鹏的语气很平静,却让连一鸣面红耳赤。

(王鹏在实验室指导学员)

批评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学术传承。2007年,王鹏第一次以研究生身份参与课题研究时,导师吴杰就告诫王鹏:“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投机取巧和马虎大意,必须踏踏实实,要百分百严谨细致,尤其是航天事业,没有九十九分,每一个数据、每一行代码都要核对再核对,每一份报告、每一个成果都要推敲再推敲……”

当梦想成为光荣,光荣又开始孕育新的梦想。一个个诉说着“踏踏实实、久久为功”的故事,就像校园里吹过的风、路旁耸立的树,在不知不觉间激励着王鹏和“王鹏们”。

久而久之,很多学员养成了脚踏实地的作风。如今,学员连一鸣每次组会前都会再三确认数据文档,并把硬件设施预演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在查阅文献时,他也怀着质疑精神去对待论文中的观点和数据,并对有疑问的数据逐一验证。

哪怕是在凌晨,学员武玉斌也会把大创项目结题报告发给王鹏,因为他知道,只要跟研究有关,不管多晚,导师总会第一时间反馈指导思路。

夜幕沉沉,无数盏灯光在闪耀。这光亮,照亮着每名新时代国防科大人心中的梦想。路上的人们脚步急促,一如他们向着新时代强军目标冲锋的模样。

“你可以去看看空天楼、天河楼实验室里的灯光凌晨什么时候才熄灭,光剑路、北斗路旁的停车场周末和节假日车辆停得有多满。”面对记者,王鹏把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圈,谦虚地说:“在这个校园里,比我干得更好的人大有人在,比我加班更晚的人也大有人在,大家都是为了奋进一流、为了强军事业在奋力奔跑,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普通人罢了。”

(王鹏在训词墙前留影)

是的,像浪花之于江河,年轻的王鹏,只不过是国防科技大学教研队伍中的一员,也只是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中的一员,在淬火成钢向一流的滚滚洪流中,他汇入其间,奋力前行。

然而,也如同水滴折射阳光,走近他,观察这个样本,我们能看到新时代军队青年科技人才挺立潮头的青春航迹,也能听到“孔雀蓝”们向战为战而行的铿锵足音。

(注:文中照片均由王鹏本人提供)

(一审:卢小伟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